文
动点科技
作者
陈晓
新年新气象,每年的消费热潮都在更迭,人们永远在追逐更加新奇、更加独特的事物,于是,消费市场永远随着人们五花八门的需求推陈出新。
这几年,在吃喝玩乐的需求上,我们看到街边的奶茶店逐渐开进了商场里与奢侈品专柜面对面;看到打着0脂0卡旗号的元气森林异军突起,成为饮品类新秀;看到质量销量齐飞的国货品牌崛起,登上国际的舞台……
那么,在新的一年,“吃喝玩乐”又会迸发出什么样的趋势呢?
吃
全面低卡低脂健康化
疫情将人们囿于室内,但唤醒了大家的养生和健身意识。高蛋白、低脂肪、无蔗糖成为了食品行业的热门词汇。鸡胸肉、魔芋吐司、奶昔、蛋白棒、代餐零糖零脂气泡水等等产品,更是层出不穷。
据CBNData《代餐轻食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年中国代餐品牌数量为个,年直接增加到了个。除了网红品牌ffit8、smeal、王饱饱、WonderLab、鲨鱼菲特、超级零、野兽生活外,Keep、咕咚、薄荷健康等减肥App们也纷纷推出了代餐产品。
传统食品企业也不甘落后:中粮推出了具有减肥代餐功效的饼干,旺旺推出了健康零食品牌FixBody,五谷磨房推出麦片品牌“吃个彩虹”等等。健康食品品牌汤臣倍健、康宝莱等也推出了代餐粉、代餐奶昔等产品。
从吃饱到吃好,中国人经历着从基本温饱到吃得更好的升级状态。随着供应链的完善和成熟,代餐产品也从“又贵又难吃”朝“好吃又健康”发展。
在年,疫情反扑的当下,如何宅家光吃不胖也是年轻人追捧的话题。“好吃不胖”的代餐产品和食物,依然拥有一篇蓝海。
喝
咖啡类、气泡类口味多元化发展
从元气森林的崛起,年轻人气泡水的行业逐渐打开。紧随其后,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饮也纷纷做起了气泡水的生意,如今市面上的气泡水品类逐渐饱和。元气森林也在逐渐尝试奶茶、咖啡等更多元化的市场进发。
从宏观市场上看,碳酸饮料企业开始往茶、咖啡甚至混合饮料上靠拢,可口可乐开始推出“可乐+咖啡”产品,雀巢也推出了“水果+咖啡”的饮品。
水企业、乳饮料企业,也一直在偷偷开发咖啡这个国内最近越来越火热的品类;旺旺目前已经开始独立事业部运营咖啡品类,蒙牛、伊利开始卖咖啡,农夫山泉也开始卖咖啡,就别说统一、康师傅也开始大规模推广咖啡产品。
除了传统企业之外,新兴企业比如三顿半、永璞咖啡等推出了冻干便携咖啡粉也深受年轻人喜爱。同时根据单一品种和口感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挑剔的消费者需求,而产品的相互复合、融合、优化,造就独特口感的同时,融合多样不同的功能提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玩
疫情催使AR、VR复兴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百度等携手发布业内首个AR技术标准;联想在年消费电子展上推出企业级超轻AR眼镜……近期,有关VR/AR产业发展的利好消息不断。据IDC预测,年中国市场AR/VR支出规模将达66亿美元,以超54.7%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一,并且,年还将延续这一趋势。这意味着,随着5G建设的进一步成熟,VR/AR产业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5G时代,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想象空间再度被打开。业内人士认为,VR/AR等XR产业有望成为最先商业落地的领域。在终端产品方面,苹果、三星、华为、HTC等企业已早早布局,抢占市场先机。就在刚刚落幕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联想推出企业级超轻AR眼镜ThinkRealityA3;松下展示新款VR眼镜,增加光学6DoF追踪功能……产业链人士称,苹果公司的首款VR设备也有望于年推出。
在疫情期间,“云旅游”“云游戏”“云聊天”等需求也促进了AR、VR的发展。AR/VR作为一种赋能手段,将极大地改善用户与场景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效率和交互体验。作为非系统性推动力,因为疫情的持续,宅经济、无接触经济需求将拉动AR/VR在B端和C端的场景应用在年加速落地。
乐
用游戏打造逃离的“绿洲”
游戏业抗住了考验,它不仅没有受到疫情的反噬,还因为更多人宅家而变得愈发繁荣。市场调研公司Newzoo预计,年游戏行业规模将同比增长19.6%,达到亿美元。随着去年11月份两大新主机的发售,年的游戏业看起来仍会继续增长,有望成为脱颖而出的产业之一。
在年,我们看到资本在游戏工作室的投资大幅增长,也出现了大量的并购案例,包括微软斥资75亿美元收购了ZeniMaxMedia(B社母公司)和EmbracerGroup宣布一天收购12家游戏工作室,这种趋势预计在年还会继续。我们还看到谷歌、微软、索尼、亚马逊、英伟达、Shadow和Facebook都进入了云游戏。
我们绝对需要一个游戏世界打造的“绿洲”,以逃离疫情期间带给我们的“动物园”式隔离。我们需要比视频更具沉浸感和更迷人的东西,现实主义或者魔幻主义的游戏世界可以带来这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