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最好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pifujiankang/38229.html据《诗歌月刊》发布的消息:《《诗歌月刊》紧急寻人︳24年前订阅本刊的刘振华、朱星星、郭密林、郑雄,你们在哪儿?》。原来《诗歌月刊》在整理历史资料的时候,找到了年的四封信,里面还有一些现金、邮票。
但不知为啥,这些信都拆开了,却没有进一步处理。于是,《诗歌月刊》发布寻人启事,要找到这四位作者,向他们永久免费赠阅《诗歌月刊》全年杂志。在这篇文章下面,是满满的赞美,什么有温度哦,负责哦,有情怀哦,感动哦等等,可谓是满堂彩。
图片来源于《诗歌月刊》
仔细看看这四封信,有两封是购买或订阅刊物的,还有两封是投稿并顺带购买刊物的。这样的信件拆封了,为啥没有进一步处理呢?不得而知。按理说购买刊物,这可是刊物生存的根本啊?人家钱都寄来了,为啥就不把刊物寄给人家呢?
再仔细想想,这两位投稿的人,他们寄出稿件,就眼巴巴地等着,等着回信。录用也好,退稿也罢,总是希望有个回信。但是,可以想见,他们等了24年,投出的稿件如石沉大海一般,杳无音信。
图片来源于《诗歌月刊》
这对诗歌爱好者会有多大的影响?也许一位诗人,就因为这次投稿没有回音,而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当然,这不是现在《诗歌月刊》的错啊。但是,现在的刊物还存不存在这种现象呢?
不是经常看到有人留言,投出去的稿件杳无音信吗?现在一般不用纸质投稿了,都是用电子邮箱,那电子邮箱里会不会有从来没有打开过的稿件呢?这个同样不得而知。但是,总有人在说,很多刊物的投稿邮箱,就是一个摆设,从来就没有打开过。
甚至还有刊物,因为邮箱已满,压根就没有办法投稿了。《诗歌月刊》对这四封信件,只提到了“订阅现金及邮资”,却没有提到投稿的事。对于一个刊物来说,订阅固然重要,投稿其实也同样重要。
图片来源于《诗歌月刊》
没有人投稿,刊物就像无源之水,成了死水一潭。但是,现在的刊物,好像不在乎投稿,只在乎订阅了。各种刊物的,各种订阅广告,各种优惠措施满天飞。但是,没有投稿,没有高质量的作品,谁会去订阅刊物?
估计有人会微微一笑,现在的刊物,谁还会用投稿的稿件?都是各种约稿熟人稿,这样才能保证刊物的质量。这样看起来有点道理,但实际上是本末倒置。这就相当于把刊物养在了盆景里,花房中,没有经历半点风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起来是挺茂盛的,开的花也很鲜艳。但其实呢?一碰就倒,一动就枯。刊物成了玩物,成了少部分人欣赏的对象,谁还要花钱去看?刊物的生命力就在于大量的自由投稿,就像风吹雨打一样,在这种考验中,才会越活越鲜亮,越长越顽强。
所以,《诗歌月刊》这次赢得满堂彩,其实有些过急了,或者说是有些太迟了。在给这四位读者送刊物的同时,要想办法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出现,才是正道。认真对待每一封信,认真对待每一次投稿,这才是刊物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诗歌发展的根本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