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定位利用规划区内大面积水域,重点发展以鱼产业链、果蔬种植为主的现代休闲农业,融入传统加作坊的理念,以展现“渔庄、渔乐、渔宿”特色为主,打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集休闲垂钓、特色种养、风味餐饮、生态养老、创意民宿、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渔文化体验园。功能分区根据地形特点和项目定位将渔塘湾规划为:“渔庄”生态农庄;“渔乐”观光产业园;“渔宿”养老民俗文化村,共三大板块,由十二大功能分区组成:1.综合服务接待中心2.休闲度假区3.生态垂钓区4.儿童乐园5.农产品购物一条街6.七彩果蔬观光体验区7.五彩水稻观光区8.湿地农园体验区9.渔乐体验区10.大棚蔬菜种植区11.新农村建设示范区12.生态养老体验区一、渔塘湾●生态农庄以保持优化区域生态为主要功能,展现“渔庄”特色为主,提供渔园风情体验,与传统文化(渔文化、农耕文化等)回归。1、综合服务接待中心以中国古典民筑为特色、设有廊、亭、轩、榭、舫等传统建筑,可供餐饮、娱乐、休闲、会议、棋牌等。可为家庭聚会、婚庆提供特色场所。▲现有的接待中心,主要用于办公、接待、咨询等▲连接湖心亭的渔文化长廊,以科普展示为主▲石拱桥,连接湖心岛,以观光休闲为主▲岛上三座六角亭,观光亭式就餐包厢▲水中两层画舫船,以宴会聚餐为主2、休闲度假区以创意休闲为主,面向高端小众的前沿度假体验区,可供家庭住宿、休闲娱乐、婚庆观光等。以架空的形式为主,并配置独立的休闲露台。▲船屋效果图▲树屋效果图▲露天茶吧3、生态垂钓区利用农庄大面积的水面,以展示“渔闲”主题为主,开展水上活动,将民俗与休闲、娱乐融为一体。设置通往休闲度假区的水上观光游线。▲局部彩平图▲水上栈道▲垂钓区4、儿童乐园改造现有的游泳池,以水上极限运动为主,将休闲、竞技、娱乐融为一体。并设置通往全园的环湖自行车道。5、农产品购物一条街以水产、果蔬类农产品为主的“渔品”主题体验园。深度挖掘并开发庄园的特色农副产品,打造农产品购物一条街,将产品与体验项目相结合,实现寓购于乐的购物体验。二、渔塘湾●观光农业园以保护生态环境、崇尚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要旨,展现“渔乐”主题特色,打造集农耕体验、湿地观光、田园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地。6、七彩果蔬观光体验区统一建筑风格,宅间空地统一进行绿化设计,道路两旁预留一定绿化带。灯具、垃圾桶、指示牌、休闲坐凳合理布置。▲开心农场▲果树一角7、五彩水稻观光区利用五色水稻绘制出彩色图案,以展现稻田艺术之美,在高处设置相应的观光点。鱼沟宽约50cm,交汇处扩大,深约2m。8、湿地农园体验区在景观布局上考虑了由湿地通向生态养老区的景观视线通透。强调植物景观的自然配置,尽量使用本土水生植物。9、渔乐体验区农业生产+农耕体验、休闲观光、农耕文化的融合。设置项目有摸鱼池、垂钓池、鱼形瓜果观光园、市民渔场、泥浴池、放生池、四季花田、四季花房。三、渔塘湾●养老民俗村依托窄溪村现有的生态资源,以“渔宿”为主题,展现“原始渔民、渔宿文化”,打造集生态观光、康体养护、养生养老、山地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养生养老体验地。10、新农村建设区统一建筑风格,宅间空地统一进行绿化设计,道路两旁预留一定绿化带。灯具、垃圾桶、指示牌、休闲坐凳合理布置。11、生态养老体验区整体以低层或多层形式成组出现。道路东西侧预留绿地开放空间,并整合为地区的连续开放空间。地区预留两条主要视线通廊。▲养生体验馆效果图▲疗养中心效果图建筑设计渔塘湾农庄建筑以古典建筑为主,设有廊、亭、榭、舫等,建筑形式多样,风格统一。居民建筑以四层高楼房为主,风格各异,形式多样。投资与效益项目投资规模项目总资金万元,其中项目建设投资万元,占项目总资金的80%;项目流动资金万元,占项目总资金的20%。社会效益增加就业与财政收入。通过休闲农业以点带面开发,还可以间接促进周边农村农民间接就业,辐射周边多个行政村,促进周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增加财政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渔塘湾农庄的建设,以点带面的经营模式,走品牌化、规模化经营道路。带动周边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业跨越式发展。生态效益发挥生态农业示范作用。运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食物链等理论和技术,形成优化的生态农业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示范和技术指导。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园区以无公害、生态栽培模式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包括绿色水果、特色禽畜和高档水产品等,并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进绿色农产品向绿色食品转化,形成品牌。转变思维,促进节能环保。发展生态种植,实施高效农业,实现了土地节约;绿色植物的种植能有效净化空气中的尘埃,增加空气中的含氧量,改善空气质量。更多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