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营销推广化妆品厂家营销推广方案 [复制链接]

1#

背景新闻

年12月30日,碧生源以5.55亿元的价格卖掉了在北京海淀区西四环北路上的碧生源总部大厦,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2亿元(即出售所得款项减相关开支)。

交易完成后,所得款项将有1.2亿元补充集团日常营运资金和扩张集团现有业务并增加市场投放,1.5亿元偿还贷款,余下约2.5亿元派特殊股息或用于潜在对外投资。

“快给你的肠子洗洗澡吧!”相信几乎所有人都被碧生源的这句广告轰炸过,不过,大家可能并没有注意到,去年年底,这家曾经的减肥茶巨头已经把自家位于北京的总部大厦卖掉了。

今天,小马就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家曾经广为人知的减肥茶领先品牌,需要靠变卖资产来继续公司的运营。

近年财务状况概览和股价表现

首先我们从碧生源的财务状况入手。

碧生源于年成功在港股上市,成为当年的减肥茶第一股。但是上市后碧生源的运营以及财务状况一直不够理想。从CapitalIQ上可以看到,其核心财务数据如下:

公司的营收上下波动,不过整体上呈现下跌的趋势。从年的9.8亿港币跌到年度的4.4亿港币,跌幅超过50%。

公司的毛利率此前一直稳定在80%以上,但是在年度跌倒了67.5%,十分反常。

基于这样的财务数据,自然公司的股票也是一路下跌,从上市后最高点的HKD4元左右一直跌到现在的HKD0.35/股,股价跌幅达到90%,常年处于“仙股”水平(即股票价格低于1元)。

财务表现背后原因的剖析

为何公司的营收、毛利率、股价会齐齐下跌呢?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碧生源这家公司,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碧生源销售的主要产品是什么?

毛利率在18年突然下降,其背后原因究竟为何?

营销投入已经占据公司营收的90%,面对如此高比例的营销投入,今后公司经营模式应如何调整?

主要产品销量下滑、销售状况难以扭转

首先,我们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问题1:碧生源销售的主要产品是什么?销售状况如何?

根据年报整理可知,碧生源的核心产品为碧生源常润茶和碧生源常菁茶,而这两个核心产品在年销售额都分别有44%和23%的下滑,详见下图各类产品占总销售的百分比,以及年和年两年的对比。

公司为了提高销售量,多次调低了产品的售价,碧生源常润茶和碧生源常菁茶的售价分别从原来的每包1.32元和1.27元,下调了1.5%和0.8%,而销量分别为万包和1亿余包。

但事实上,降价提升销量的办法没有奏效。销量的下滑虽然是近年来才体现出来,但是其背后的原因却要追溯到该公司的销售历史了。

早在年的时候,碧生源的两大主打产品常润茶和减肥茶正式面向消费者销售,一经推出便迅速获得了大众的青睐。

碧生源在一开始推出产品的时候,在广告上大力投入,快速打响了知名度,很快尝到了甜头;然后,这也使得公司逐步形成了重广告投入、轻产品研发的模式,最终导致市场份额被其他新兴的减肥产品不断蚕食。

多项收购,不降反升的营业成本

说完了销售,再来说成本,回到我们的第二个问题。

问题2:公司的毛利率为什么在18年有一个剧烈的下降?

根据上图财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年以前,公司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83%-85%的高位;年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到了80%一下;年更是再创新低,毛利率直接跌到了67%。

那么为何年和年两年,公司的毛利率开始突然下跌呢?换句话说,为什么公司的销售成本(COGS)大幅增长了?

通常来说,一款稳定的产品COGS一般不会产生大幅变动,如果销售成本大幅增长,要么是由于产品本身换了配方,要么是COGS里参杂了新的因素。

小马在公司的公告中找到了理由——集团于年11月收购了中山万汉、珠海康百纳药业有限公司(“康百纳”)及珠海奥利新医药有限公司(“奥利新”),这几家公司的销售成本占收益的百分比较高,导致了毛利率的下降。

以下是公告信息:

我们在碧生源年7月的公告中了解到: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碧创投资、卖方、康百纳及奥利新订立投资协议,据此:

(1)碧创投资同意购买,且卖方同意出售康百纳的%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6,,元;及

(2)碧创投资同意购买,且卖方同意出售奥利新的%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1,,元。

收购事项完成後,康百纳及奥利新将成为本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

而收购中山万汉则体现在更早之前的公告中:

“其下属全资公司北京澳特舒尔与中山万汉、中山万远正式订立投资协议,北京澳特舒尔以近1.38亿元的对价,持有中山万汉及中山万远各51%股权,投资后将绝对控股该二家公司。”

从碧生源的公告及年报中可以发现,中山万汉作为药品研发科研机构,将会帮助拓展碧生源减肥药市场,而碧生源也将中山万汉年底获CFDA批准的减肥药奥利司他mg胶囊纳入其产品链。

从交易规模上看,康百纳及奥利新的规模显然都不足以对毛利率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只能是中山万汉的销售成本过高,造成了合并报表后碧生源毛利率的下降。

在挣扎中寻求转型

销售颓势已经无法依靠以往的广告投入扭转,因此公司不得不开始从产品研发上下功夫。于是,前文提到的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也很明显。

问题3:面对如此高比例的营销投入,今后公司经营模式应如何调整?

通过这一系列的收购,其实可以看出碧生源正在挣扎中寻求转型。管理层已经意识到,过去的经营模式太过于依赖营销手段。用创始人自己的话来说:“十四年来(指2年到年),碧生源只做了一件事,卖了两袋茶,一袋是碧生源减肥茶,一袋是碧生源常润茶,两袋茶卖了30亿袋,45亿元人民币。”

如今,传统营销手段的效果日趋减弱,市场上新的减肥保健产品不断挤占碧生源市场占有率,导致公司不得不在研发上寻求新的突破点。但是公司十几年来都是打广告一招鲜,又有什么研发的能力呢?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到市场上去进行收购了。

可以推测,在碧生源管理层的理想状态下,我们看到的财务数据应该体现出营销费用的减少、伴以研发费用的增加,即公司应该逐步从完全依靠营销手段、转变成依靠研发新产品的模式,进而逐步减低对于营销的依赖。

那么,我们下面来看公司的财务数据是否能够反映以上预期:

小马计算了一下营销和研发各自在营收中占据的比例。

从年到年,SGA分别占据了99%,82%,82%,99%,83%以及96%。可以看出年的营销投入有所下降,到了83%,但是到了年立刻又恢复到了原先的高营销花费。

同样的,我们把注意力移到研发成本。公司的研发成本历史上一直是出于2%到3%之间,在年增长到了6%,可以判断为中山万汉上产生了更多的研发开支。

显然,研发开支的增加,暂时还没有能帮助公司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并进一步降低对于营销的依赖。

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回顾

最后,我们继续把公司的利润表分析完。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道公司在年SGA投入占据营收的96%,RD占据营收的6%,光是这两项的支出已经超过了营收,更不用说还没有继续扣除COGS。

基于此,为何碧生源净利润经常为负也就不难理解了。小马认为,公司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期,研发上加大的投入还没有见效、营销的费用仍然居高不下,在双重费用攀升的夹击下,连营业利润(operatingin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