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美莫司乳膏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111/4325328.html就MG42机枪的射速,每分钟发,日本会用才怪嘞。
日本人在步兵班组武器上可是出了名的抠门,属于多一分钱都不想掏的主。反正陆*马鹿都是自费武士阶层,关键时刻有大无畏精神就行了,精神力比武器强百倍,可以反坦克打*舰。为了省钱,日本人搞出了个能打步枪弹打轻机枪——大正十一年式(就是俗称的歪把子),为了兼容步枪弹,搞出了弹斗供弹,卡壳率奇高,装弹还费劲(得5发弹夹一个个往里压,一次能压30发)。付出这么大代价就是为了步枪机枪共用一种子弹,减少后勤压力和研发制造成本,说白了还是省钱。拜这种设计思路所赐,大正十一年式的实际射速达到了惊人的...发/分(理论射速发/分)。所以抗战初期日本轻机枪手被国*用捷克式给社保了。
所以你琢磨,这样走穷陆*,富海*路线的国家,可能用这么高射速的机枪吗?就算是工业生产能力很高的德国,在手册中也明令禁止将MG42的标准发弹链一次打完,如果是50发弹链,一分钟之内不得超过七条的射击,以免枪管寿命大幅简短,且减少枪管过热卡弹的发生。
MG42采用反冲后座操作滚轮式枪机进行枪支操作,并且采用短行程反冲后座行程与枪口增压器加强枪机的运作速率,这与日本已知的任何一款机枪原理都相去甚远,可以说日本毫无这类机枪的研发经验。就算把图纸给过去了,没有德方人员指导,也未必能搞出个合格产品来。
不过话说回来,德国人在通用机枪上的优良设计思路倒是很值得借鉴。MG42这把枪非常轻便,裸枪只有11.57kg,带三脚架作为重机枪使用时也只有32kg。相比之下日本自己的九二式重机枪带三脚架重达55.3kg,确实是太过笨重了,机动起来十分不方便。在中国战场面对机动能力更差的国*还好,在太平洋战场就是等着被暴打(事实上也确实是防守情况比较多)。
九二式也是30发供弹板,重就不说了,火力持续性也差
德国和日本在二战进行了多次潜艇交流,主要是交换矿石和武器技术。比如在42年,日本潜艇送给德国磅云母、磅虫漆,以及九一式航空鱼雷的图纸和一架E14YI水上飞机等物资。
德国回赠了一套防空雷达图纸、蔡司光学仪器,工业钻石和密码机。但是从42年-45年,日德潜艇运输,都没有看到有MG-42机枪的记载。
毕竟日德运输主要以重要矿石,比如铀,工业钻石。重要武器系统,比如雷达,鱼雷,战机发动机为主要目标。机枪实际上,不是双方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