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kjs/m/1271.html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产业提档升级致富更有底气(乡村振兴怎么干①)
本报记者常钦
近日,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稻田绿意盎然,丰收在望。
王强摄(人民视觉)
编者按: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当前,脱贫地区正努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如何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如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如何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本报记者深入脱贫地区,观察脱贫乡村的产业振兴实践。
政策不断档,持续补短板,脱贫产业后劲足
一大早,河南省兰考县葡萄架乡杜寨村就热闹起来:一辆辆货车在地头排起了长队,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建招呼着乡亲们把一筐筐蜜瓜从大棚里往外搬,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们赶忙称重、装车,当起了义务卖瓜员。
“今年预计出棚万斤瓜,产值能超万元!”李永建说着笑得合不拢嘴。
夏季卖瓜忙,忙碌的不止杜寨村的乡亲们。如今,兰考全县种植蜜瓜3万亩,遍布10个乡镇个村,有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签,这里的蜜瓜成了抢手货。
蜜瓜甜自苦心栽。蜜瓜产业是兰考脱贫攻坚期间培育起来的新产业。“年,我去参加省农科院的一次专家讲座,听到专家研发新的甜瓜品种,就想着报名试种一下。”说到产业起步,李永建眼里闪着光。
说干就干,会后没多久李永建就和村干部从农科院拉回多株瓜苗,用塑料薄膜搭起简易窝棚,杜寨村第一个“蜜瓜大棚”诞生了。第一棚瓜出来,乡亲们切开蜜瓜一尝,意想不到的甜。
“这里土质半沙半淤,适宜种瓜,甜度高达20!”李永建请来专家把脉,发现试种的蜜瓜品质有优势。
兰考县把蜜瓜作为重点产业打造。学技术、办贷款,如今杜寨村发展大棚座,余名脱贫户在蜜瓜产业园务工,每人每天收入60元。小蜜瓜成了乡亲们脱贫奔小康的“甜蜜果”。
蜜瓜产业如何继续“长大”?“村里28眼井,只有4眼水质好,其他都是盐碱水。对蜜瓜产业来说,解决灌溉问题才是长久之计。”今年3月,李永建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的座谈会上建议。
“水质问题有办法。建蓄水池,引黄河水,蜜瓜‘喝上甜水’不是难事!”县水利局驻杜寨村工作队队长程文亮现场给出解决方案。
会后,工作队联系相关部门,申请50万元的项目资金,专门为杜寨村升级水利设施。
“推动脱贫产业发展壮大,才能带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逐步致富。”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各地要在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上加大投入,畅通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确保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好。
扶持蜜瓜产业,各项政策给力。为解决灌溉问题,一座长10米、宽16米的蓄水池落户杜寨村;为解决蜜瓜保鲜问题,全县建设冷鲜库座,可储瓜0吨;为研发新技术,两座智能化温室拔地而起,省农科院专家研发新品种,让蜜瓜长出“科技范”。
“政策不断档,产业有后劲。今年我们还准备扩建亩大棚,让杜寨变成富裕的‘蜜瓜村’。”李永建眼中满是憧憬。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走进河北省巨鹿县堤村乡前堤村,空气中弥漫着清香,家家户户忙着烘干刚采摘的金银花。
“靠着新建成的智能烘干设备,烘干成本降低2/3,还能收集金银花露。”河北省金银花协会会长郭清辉说。
巨鹿县金银花种植面积13万亩,年产值12亿元,辐射带动4万多农户。然而,由于花期集中,每年收获时节总有不少农民犯愁:烘干效率低,品质不稳定,收入上不去。
“以前金银花干制靠晾晒,看天气,或者靠木炭烘干,色泽、药性不稳定,卖不上价钱。”55岁的前堤村村民骆玉群回忆,“一亩地能产多斤湿花,靠传统烘干,全家老小一起忙活,还经常赶不上趟。”
“做大乡村产业要从全产业链入手。”郭清辉认为,现在人们对健康需求愈发旺盛,金银花在食品、制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不管如何变身,金银花的采后干制是产业链条上的重要环节。”
为了破解难题,县里联系科研机构在烘干环节发力,采用空气能热泵烘干,智能烘干房一天就能消化16亩金银花。“用上物联网,手机能控制温度湿度,金银花品质好,价格高。”骆玉群把采摘的0多斤湿花送进烘干房,节本增收10%。
走进河北旺泉饮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瓶瓶“金银花水”排列整齐,正由工人打包,送上货车外运。“把花变成水”,是公司负责人姜孟杰的主意。
姜孟杰调研发现,当地金银花种植面积大,原材料充足优质。然而,不少农民选择采摘鲜花直接售卖。“如果能做好深加工,金银花的增值空间一下就能打开。”经过专家论证,政府支持,姜孟杰的厂房正式投产。目前,企业研发金银花水等6种产品,年生产能力达到0吨。
“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才能把特色做成优势,让乡村产业更富民。”朱启臻说,提升乡村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立足特色,布局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广一体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巨鹿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目前有旺泉饮品、卉源公司等金银花深加工企业30多家,开发出中药材食品、花茶、饮料等产品30多个。凭借科技创新,金银花还变身为化妆品,“身价”翻了几番。
“金银花水,解渴不上火!去年光网上销售额就达万元。”谈到将来,姜孟杰信心满满,“除了金银花,红杏、枸杞也能在家门口卖上好价钱。我们的产品年生产规模余万箱,需要枸杞80吨,金银花40吨,红杏吨,一定能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聚人气,产业添动力,农旅融合跑出加速度
正值暑期,山东省嘉祥县金屯镇司许赵村的玫瑰园又迎来一批客人。“眼下大中小学放假了,孩子们研学游异常火爆。”玫瑰园负责人王心刚看着村里游客越来越多,又张罗起玫瑰饼手工制作工坊,带着孩子们体验“吃玫瑰”。
每年5月至6月是玫瑰的盛花期,也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百亩玫瑰园娇艳欲滴,连片花海,吸引游客闻香而来。盛花期也是用工高峰期,多个乡亲在这打工。“家门口摘花,一天能挣80多块钱。”66岁的穆大启靠这“新营生”顺利脱贫。
说起种玫瑰,王心刚有一肚子话:“最初我在济宁市开了婚纱影楼,拍婚纱照总要租借花海,要是有自己的花海就好了!”
建花海,既能当拍摄基地,又能发展休闲观光。村干部助力王心刚返乡“圆梦”,县里在技术上给予支持,王心刚牵头成立合作社,带动乡亲种起了玫瑰。
如今,司许赵村种植的玫瑰品种有几十个,一条由玫瑰花丛构成的“拾花长廊”成为网红打卡地。这里既卖风景也卖产品,合作社的玫瑰茶、玫瑰花酱等产品销往各地。为了让玫瑰园“四季有花”,最近王心刚在村里选址,准备建平方米恒温花房。
“村里有了年轻人,产业发展有希望。”司许赵村党支部书记司传兴说,现在全村有亩玫瑰,一亩收益4多元。“下一步,村里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方式,发展壮大产业,让玫瑰花成为更多乡亲的致富花。”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离不开新型职业农民的带动作用。”朱启臻说,去年全国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达万人,在乡创新创业人员0多万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下一步,要在推动乡村宜居宜业上持续用力,加快培育高素质农民,为返乡创业能人搭好发展平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
促进农旅融合,王心刚又在探索“花下经济”。“玫瑰丛下适度放养鸡、鸭、鹅,家禽除杂草、捉虫子,杂草及花瓣变成优质饲料,产出的‘玫瑰蛋’成了畅销货。”王心刚说。现在村里开了不少农家乐,“玫瑰花炒鸡蛋”成了招牌菜,新开发的“玫瑰宴”需要提前几天预定。
“从卖产品到卖风景,乡村旅游火爆拉动乡村产业发展。”嘉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养华说,嘉祥农村的特色产业、农耕民宿,观光采摘、科普教育等成为不少乡亲们的新“饭碗”。下一步,打算完善民宿、农家乐规范化管理,让旺盛的人气转化为产业富民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