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茜通讯员徐尤佳
处暑过后,骄阳的续航能力也下降了,这两天杭城时不时的暴雨也提醒着人们秋季肃杀之气的到来,入秋之后,人体的免疫功能也随之处于一种下降的趋势,所谓“病从口入”、“药食同源”,我们该如何把好秋季养生的第一关呢?
市级名中医、医院中医内科何迎春主任中医师提醒,预防秋燥应在饮食上注重“双管齐下”:既要清热消暑,又要补水润燥。而已经患了秋燥的朋友要注意“润燥清火、生津益胃”,即润肠通便和清燥润肺,其中的关键就是“水”。想尽办法补水,让身体处于一只充盈的状态。
白天可以喝点淡盐水,晚上则可以喝些蜂蜜水——既可以补充水分,又可以抗拒衰老,同时还可防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此外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可多吃梨、白木耳、百合以及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饮食方面应该适当多吃些有收敛、固涩作用的酸味食物。
1】食“酸”有哪些好处
润肺
中医认为,秋主肺,秋燥耗人津液,因此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酸能敛阴生津,多摄取酸性食物,可以刺激人体内分泌更多的津液,从而达到减燥润肺的目的。
酸还能起到抑菌杀菌的作用,对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中医有“酸甘化阴”,指的就是酸味食物可以生成津液,缓解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症状。
护肝
酸属木,秋天属金,金克木。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即肺气盛于秋,肺气太盛可能会克伐肝木,而酸味入肝,是肝的正味,多食酸可以提振肝气,养肝护肝,所以秋季要增加酸味食物的摄入,来强化肝功能以抑制肺气。
健脾
酸能开胃气,适当吃酸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同时酸味入胆,促进胆汁分泌,可以解油腻、降血脂,有助于健脾和胃。根据五行相生理论,土生金,即健脾强胃能促进水谷运化精津以润肺,故多吃清润甘酸的食物能够达到健脾益肺的目的。
2】秋季宜吃哪些酸
秋季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酸味食物能收敛外泄之肺气,是维护“秋收”的有效方法。
醋。醋是一种发酵的酸味液态调味品,多由高粱、大米、玉米、小麦以及糖类和酒类发酵制成。适当吃醋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缓解疲劳、活血散结,还能起到抑菌消毒的作用。做菜时可适量多放醋,果醋的口感比食醋好些,也可每天喝一勺醋,对身体有益。
柠檬。具生津、化痰、止渴等功效,高血压、心肌梗塞患者可常饮柠檬饮料。
山楂。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活血、止痢降压等功效,同时能消除体内脂肪,降低胆固醇,减肥的人可以适量多食。但是孕妇慎用。
柚子。具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消肿止痛等功效,对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多气喘、心血管病及肥胖病患者有效。
除此之外,葡萄、石榴、乌梅、雪梨等清润酸甘食物均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加快了胃肠的蠕动,具有滋阴润燥、增强抵抗力的功效。
酸味饮品
酸味饮品具有养阴清热、润燥止渴的作用,主要是由酸味水果炖煮的汤水以及泡制的茶饮,如冰糖雪梨、蜂蜜柠檬茶等。
另外含有乳酸和活性乳酸菌的酸奶也是常见的酸性饮品,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并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胃肠蠕动。
酸味蔬菜
如番茄,其性微寒味甘酸,生津止渴,凉血养肝,清热解毒,具有预防动脉硬化、肝脏病等功效,所含苹果酸和柠檬酸,可帮助胃液消化脂肪和蛋白质。
3】四种人不宜吃“酸”
脾胃虚弱或患有胃病者。酸性食物中含有大量酸性物质,肠胃虚弱者过量食用会加重肠胃负担。同时,酸味入肝,肝气盛则克伐脾土,会使脾胃虚弱者更加虚弱。
感冒服用“解表发汗”中药者。酸味收敛之性会使人体汗孔收缩,不利于外邪疏泄;另一方面,酸性还可能破坏中药中的有效治疗成分,降低药效。
咳嗽有痰、便秘等人群。酸味有收敛功效,不利于病邪排出,食用后可能因为酸味收敛作用而导致咳嗽、便秘的加重。
牙齿不好的中老年人。酸味食物吃多了容易破坏牙釉质,牙齿不好的中老年人要少吃酸食,吃酸食后出现牙齿不适症状时应暂停食用。健康人群吃酸食后应注意漱口。
何主任最后特别提醒:入秋时节食酸好处虽多,但不要一味贪酸,秋季宜收不宜散,所以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如遇身体不适,医院就诊,咨询医生的建议。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