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茶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一位乡村女教师的追求
TUhjnbcbe - 2020/7/3 10:38:00
新疆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一位乡村女教师的追求


    长岭县长岭镇治安村地处偏僻,自然条件差,学龄儿童不少,可就是缺老师,实在没人愿意来,村小学一度只剩下7个学生。学校撤还是不撤?这7个学生怎么安置?就在这尴尬的节骨眼儿上,出生于治安村的宁丽波回来了。


    几天的细雨,让通往村里的路更加泥泞难行。沙子又细又滑,采访车十多次陷入沙坑中。这也让理解了这个地方为什么又被称为“北沙岗”。不到5公里的路,车开了两个多小时,最终,不得不弃车徒步进村。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刚进村,就听到了孩子们的读书声。语文课结束就到了放学的时间,由于下雨路难行,宁丽波决定让丈夫张大勇开车送一部分孩子回家,她自己则留下为不能回家的学生准备晚饭。


    “我没来治安村小学教书之前,学校四外的土墙都塌了,农民们都到学校里放羊。”宁丽波说,她毕业于松原师范学校,自己曾经在松原有一份稳定的教师工作。由于自己的学业都是在松原完成的,因此,宁丽波对家乡的印象有些模糊。但一次回村的经历,却让她萌生了回来任教的念头。当时,治安村小学仅剩4位老师,其中两位马上退休,学生则只有7个。宁丽波的选择首先遭到了丈夫张大勇的反对。


    “头几年她就想回来,那时我就不同意,一直别着。”张大勇笑着对说,可爱人宁丽波却主意坚定,她干脆孤注一掷,把家搬回村里,自己也没办法。没地方住,借钱将学校房舍改造成食堂和宿舍。为了方便周边孩子都能来读书,宁丽波又借钱买了一辆小型面包车,让丈夫接送孩子上下学。


    “当时投入大,改造食堂、宿舍,买微型客车,总共11万元。”憨厚的张大勇说。


    想把学校办好,软硬件都得强,宁丽波又软磨硬泡地请大学时两个关系最要好的同学姜丽红和孙建前来任教。“这儿的孩子更需要我们,即使再困难,我们也不能走了。”教师姜丽红说话时,声音有些哽咽。


    学校条件改善了,师资力量更强了,很多家长闻风而动,纷纷把远道求学的孩子们接回了家,图的就是省钱又省心。学生家长吴云福告诉,没有这所学校的时候,他们都送孩子到长岭县城念书。一年一个孩子的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得7000元,根本没钱给孩子零花。现在好了,孩子们吃住都在家里,即便是在学校住的孩子也免费,住宿费、伙食费都省了,孩子们也有零用钱了。


    现在,宁丽波是“老师”、“保姆”一肩挑,除了上课,还要照顾十几个住校学生的食宿起居,虽然累,但她很充实,很满足。


    “这夏天还好点,冬天取暖困难,要自己张罗柴火,第一年来的时候觉得挺难的,后来慢慢习惯了,也不觉得困难了。”宁丽波说道。


    如今,治安村小学已经有了7位教师,在校生人数已经从三年前的7人达到了现在的70多人。


    “看到这么多孩子能就近上学,在家长身边长大,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挺值得。”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位乡村女教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