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山茶花常见的虫害种类,以及防治方法,养茶
TUhjnbcbe - 2024/3/24 17:07:00
刘云涛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515/

1.介壳虫类

危害山茶花的介壳虫主要是红蜡纷、吹棉、糠片盾蟾等几种,以雄成虫、若虫群集于叶背,梅雨季节易发生。受红蜡蛤、糠片盾蟾为害植株枝叶枯黄,生长衰弱,由于介壳虫的排泄物中含糖及蜡质极多,这些黏附在山茶花较叶上的排泄物,常引起严重的霉病,使全株死亡。下而以糠片为例详细介绍介壳虫的特征,以及防治方法。

糠片蛤又名片糠蛤、灰点蛤。

(1)地理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华东等地。

(2)危害植物:此种介壳虫的寄主有余种,可危害蓄薇、桂花、茉莉、梅花、佛手、玳玳、黄杨、朱顶红、柑橘、山茶花等观赏植物。

(3)形态特征:

①成虫:雄介壳虫长椭圆形,体长l.5~2毫米,灰白色或灰色,介壳边缘为黄色或棕色,因其形状和颜色酷似糠壳而得名。壳点暗黄褐色,位于头端。雄介壳虫长约1.2毫米,灰白色,前端有淡黄褐色壳点。②卵:长卵圆形,淡紫色。

③若虫:初孵化的若虫为紫色,眼睛黑褐色,身体扁平,呈椭圆形,体型固定后触角及足均要收缩退化。④雄缩:长方形,紫色,腹部末端有尾毛1对。

(4)生活习性:该虫1年发生2~3代。一般第一代若虫于5月上旬开始出现,第二代若虫于7月上旬开始出现,第三代若虫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开始出现,若虫从卵中孵出后,爬行数小时即固定寄生,并开始分泌白色棉毛状蜡质排泄物。若虫多集中在隐蔽、潮湿的茎部、叶于背面等处。

(5)危害症状:被害叶片开始时产生褪绿斑点,以后逐渐致使叶片、枝条干枯,严重时会使整个植株死亡。

(6)防治方法:对不同种类的介壳虫的防治手段大致相同,只是根据不同介壳虫的生长习性,防治的时间略有不同。

①加中管理:在介壳虫发生不多时可用软刷及时将其刷除或剪去虫枝、虫叶,集中烧毁。平时注意适当改善山茶花植株通风、采光条件,加强肥水管理。这是在防止介壳虫发生的各项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②化学防治:在若虫孵化期,介壳虫分泌蜡质少,抗药能力差,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期可使用40%氧化乐果倍液(1份药加份水配成),或2.5%溴氰菊酯倍液、20%菊杀乳油倍液喷洒,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若虫及成虫期,因其分泌蜡质增多抗药性增强,一般的喷药作用不大,而采用浇灌或根施内吸式农药效果明显。在盆土干燥时,浇灌40%氧化乐果倍液,其用量与灌水量相同,经过7~10天就可看到明显的效果;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颗粒农药,在盆内靠盆边挖1圈深1~2厘米的沟,向沟内均匀撒入颗粒农药,然后覆土并灌足水,经过7~10天就可看到明显的效果。如施用15%涕灭威,内径23厘米的花盆施用量为2~3克,内径每增大7~10厘米,增加用药量0.5~1克药剂。

③生物防治:主要的途径是保护和使用天敌。吹桥的天敌有澳洲瓢虫,大红瓢虫;蜡蛤的天敌有黄金蚜小蜂,黑色软蛤蚜小蜂;盾蛤的天敌有红唇瓢虫。

④植物检疫:加强对花卉害虫的检疫,是阻止和限制介壳虫蔓延的有效措施。在引种过程中要注意检查植株上是否带有介壳虫的成虫、若虫或虫卵。

2.蛾类

为害山茶花的蛾类害虫有茶长卷叶蛾、茶毛虫、茶细蛾、潜叶蛾、扁刺蛾、茶袭蛾、尺姨等数种,这类害虫主要危害山茶花的叶片,严重损害山茶花的生长及外观,尤其是扁刺蛾,常于6~7月份危害嫩叶及新梢,时常妨碍平时人们对山茶花的养护工作。下面以茶长卷叶蛾、茶蓑蛾为例详细介绍蛾类害虫的形态特征,以及防治方法。

茶长卷叶蛾,又称粘叶虫。

(1)地理分布:分布于长沙、贵州、四川、南昌、合肥、南通、福建等地。

(2)为害植物:以幼虫为害山茶、月季、玉兰、芍药、牡丹、女贞、万寿菊、紫薇、锦葵、桂花、银杏等观赏植物。

(3)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长约8毫米,前翅黄色有褐斑,后翅淡杏黄色。

②卵:椭圆形,黄绿色。

③幼虫:体长约18毫米,暗绿色或黄绿色。

④蛹:纺锤形,黄褐色。

(4)生活习性:该虫1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严重。以幼虫在卷叶或枯枝落叶、土壤中过冬。4~5月为成虫期。成虫日伏夜出,交尾产卵。卵呈块状,每块有卵几十粒至百多粒。卵期8天左右。初孵幼虫有群集性,喜食嫩叶、嫩芽、嫩枝,常将2~3片叶子吐丝粘缀在一起,幼虫在其中取食。幼虫很活跃,能弹跳,不易捕捉。每年8月发生最多,为害最大。10月下旬幼虫陆续越冬。

(5)防治方法:下面介绍的防治方法,对扁刺蛾也有效。①在春、秋两季在树下地表土层中和杂草丛土下挖茶长卷叶蛾、刺蛾的虫茧,然后将虫茧集中烧毁。以消灭和减少虫源。在春夏两季,一旦发现叶片成筛网状时应及时摘除带虫叶片,将初孵幼虫消灭在扩散之前。

②在成虫期,夜晚用黑光灯或高压电网灯诱杀成虫。

③根据茶长卷叶蛾的幼虫,在3龄以前有集中栖息习性,及时摘除带虫叶片,消灭初卵幼虫。

④在幼虫为害期,可使用20%灭幼脲1号胶悬剂倍液,或用35%伏杀磷乳剂倍液喷雾,还可用90%的晶体敌百虫~倍液喷杀。

⑤保护和利用其天敌。如各种食虫鸟,食虫昆虫。

茶蓑蛾,又称袋子虫或袋娥。

(1)地理分布:分布于安徽、福建、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江西等地区。

(2)为害植物:山茶花、菖兰、梅花、石榴、木槿、石楠、泡桐、法桐、紫荆、月季等。

(3)形态特征

①成虫:雌虫异态。雄成虫体长约15毫米,褐色。有翅,前翅近顶角处有2个方形小透明斑。雌成虫体长约16毫米,无翅,足退化,乳白色,蠕虫状,腹部肥大。

②卵:椭圆形,黄色。

③幼虫:体长约28毫米,黄色至紫褐色。胸背及臀板黑褐色,胸部各节有2条褐色纵纹,下方有个褐色斑。

④媚:雌雄异态。雌蠕形态似蝇(围蛹),红褐色。雄蠕纺锤形(被蛹),橙红色或红褐色。

⑤蓑囊:袭袭外缀附有小枝梗,两端多叶屑。囊颈灰白色,松软。这是茶蓑蛾的重要特征。

(4)生活习性:浙江地区1年发生2代,福建、广东等地1年发生3代。以幼虫在枝上护囊内越冬。每年5~6月幼虫化蝠。

7月出现成虫。雌蛾产卵于囊内蛹壳中。由于食物与环境的影响,每头雌蛾产卵几十至百粒。初孵幼虫从囊口拥出,吐丝借风扩散,停落后不断吐丝粘附碎屑,背造护囊,虫体藏于其中。护囊随幼虫成长而加大增长。幼虫取食和活动时,头与胸伸出囊外,负囊前进。幼虫多在清晨、傍晚和阴雨天取食。幼虫共6龄,4龄后食量猛增。幼虫为害期在7~11月,11月幼虫附着于合适的树枝上,在囊内越冬。

(5)防治方法

①用黑光灯或性信息激素诱杀成虫,使雌成虫不能产卵。②在秋后11月至翌年的3月摘除越冬的虫囊,消灭越冬的幼虫。在成虫产卵期,摘除虫卵,消灭雌成虫和大量的卵粒。这样对于植株不太高的花卉,防治效果最好。

③施用多角体病毒(病毒浓度1×10°个/亳升)制剂等生物农药防治,既消灭了害虫,又保护了姬蜂、追寄蝇等天敌。④根据其幼虫对敌百虫比较敏感的特性,施用90%敌百虫倍液,喷雾防治,可取得明显效果。也可以使用其它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但要有较强的胃毒作用。

3.粉虱类

危害山茶花的粉虱类害虫有橘粉虱、锈壁虱、黑刺粉虱、菊绿粉虱等几种.这害虫主要以若虫、成虫刺破表皮细胞为害嫩叶、嫩枝,吸取汁液。使叶片和枝条变色、变形,影响山茶花的整体观赏性,严重时会引起落叶。下面以橘粉虱为例详细介绍粉虽类害虫的形态特征,以及防治方法。橘粉虱,又名柑橘绿粉虱,橘黄粉虱。

(1)地理分布:分布于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川、南京、上海等地。

(2)为害植物:柑橘、石榴、桂花、丁香、女贞、常春藤、牵牛花、茉莉、佛手、金橘、山茶花等观赏植物。

(3)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长约l.2毫米,体被白色蜡粉,翅白色半透明,复眼橘红色。

②卵:椭圆形,淡黄色,有短卵柄。

③幼虫:体淡黄绿色,有蜡粉和白色蜡丝。

④蛹:壳近椭圆形,壳缘前后端各有1对小刺毛。

(4)生活习性:此虫在杭州、南京地区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或在寄主叶片上越冬。每年4~5月成虫羽化后产卵。卵多产在嫩叶背面。该虫有孤雌生殖现象。幼虫经4龄后成熟化蛹。期15天左右。

(5)为害症状:幼虫群集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并分泌蜡丝与排泄蜜露,诱发煤污病严重时引起叶片褪色变黄、凋萎、甚至落叶,进而影响到花不能正常发育。

(6)防治方法

①化学防治:冬季北方温室防治粉虱十分重要,关系到第二年虫口密度的大小。a.在温室或花房可用80%敌敌畏乳油熏蒸成虫,根据温室的密封情况,按每立方米80%敌敌畏乳油1~5毫升,对水50~倍液喷洒地面,喷药后必须关闭门窗,密封一夜进行熏蒸。熏蒸后再用氧化乐果或乐果防治幼虫可以达到防治目的;b.用10%扑虱灵乳油~倍液喷洒植株,防治效果最好;c.用2.5%溴氰菊酯,或10%二氯苯醚菊酯,或20%速灭杀丁倍液喷洒植株,其中以2.5%溴氰菊翻防治效果最好;d.40%氧化乐果l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

马拉硫磷乳油~倍液,再加0.1%中性洗衣粉喷洒植株,需连续喷2~3次,两次打药间隔5~6天。对成虫、幼虫有良好防治效果,但对卵、蝠无效。喷药时间以早晨或傍晚效果最好。

②生物防治:丽蚜小蜂是粉虱的内寄生蜂,应用丽蚜小蜂防治粉虽是行之有效的倍施,在国外已商品化生产。使用时,按30~40只粉虱中放1头蜂的比例施放,可有效地控制粉虱。在生产中要善于发现被丽蚜小蜂寄生的“黑”,并加以保护,让其繁殖。除丽蚜小蜂外,中华草岭、刺粉虽黑蜂、斯氏寡节小蜂、黄色跳小蜂等都是粉虱的天敌,均可用于粉虱的生物防治。

③黄板诱杀:利用粉有强烈的趋黄习性,在发生区设置黄板,并涂上重机油,振动花卉枝条,使白粉虱受惊迁飞成群飞舞,让其粘在黄板上,起到诱杀作用。

因粉虱具有个体小,数量大,繁殖快,为害广的特点,在防治中必须采取连续、综合的防治措施,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4.钻蛀类害虫

此类害虫在山茶花枝于内为害,被害的枝于形成空洞,疏导组织破坏,影响山茶花正常生长,造成风折,致使花木当年枯萎死亡。属于此类的害虫有星天牛,蛀茎虫等。下面以星天牛为例详细介绍钻蛀类害虫的形态特征,以及防治方法。

星天牛又称树牛。

(1)地理分布:分布于南北许多地区,尤其以成都、南昌、福州、武汉、长沙、海口、苏州等南方城市最为严重。

(2)为害植物:主要为害柑橘、无花果、樱花、合欢、海某、龙眼、法国梧桐、榕树等植物,对山茶花也会造成危害。

(3)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长约35毫米,漆黑,略有金属光泽。前翅鞘质地坚硬,有大小不规则的白斑,后翅膜质。触角黑色,各节有淡蓝色的毛环。②卵:黄白色。

③幼虫:体长约50毫米,乳白色,前胸背板黄褐色,有“凸”形斑,足略退化。④蛹:淡黄色,属离型。

(4)生活习性:每年3月开始活动,5月中旬化,于6~7月出现成虫。成虫以寄主的新枝树皮、嫩叶嫩芽为食。在产卵前先咬皮层呈“T”字形产卵槽,将卵产于槽中,每槽1粒卵,而后以胶状物覆盖在卵上,以保护卵不受风吹雨打以及天敌侵害。初孵幼虫先取表皮,1个多月后才蛀入木质部。整个幼虫期长达10个月之久.在被害枝于内为害和越冬。

(5)为害症状:受蛀后,枝干易折,严重时枝叶枯萎,甚至导致全株死亡。

(6)防治方法

①人工捕捉成虫:利用成虫羽化盛期和成虫羽化后产卵期在树冠活动,以进行补充营养、交尾和产卵等活动,在产卵盛期经常检查,人工捕杀成虫。如发现枝干上有产卵伤口和虫粪排出皮外的情况,即将其中卵或小幼虫挖出杀死。

②化学防治:在卵期和幼虫孵化期,根据排出的粪便位置,找到幼虫蛀孔,用药棉蘸滴滴涕液塞入洞内,再用粘土封住洞口,杀死幼虫。也可喷洒50%久效磷倍液,或50%磷胺乳剂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倍液等具有内吸性的农药。成虫期可喷溴氰菊酯乳油4倍液或20%中西除虫菊酯(多虫畏)乳油倍液等残效期长及触杀性农药。③加强植物检疫:对购入的花木要加强检疫,发现虫蛀的植株应及时处理。在带虫株少时,可用烧毁方法处理;当带虫株数量大时,可采用磷化铝药剂熏蒸处理带虫株,熏蒸处理的药量和方法,应严格按所用黑蒸剂使用说明操作。

④加强栽培管理:要及时检查,进行合理清枝修剪,尤其要及时修剪和处理虫枝,以增强生长势,提高抗虫力。

5.蚜虫

为害山茶树的蚜虫主要是茶二又蚜。它常聚集在芽梢和幼嫩叶片的背面,吸取山茶树汁液,致使山茶芽、叶萎缩,生长停滞。下面就向大家详细介绍茶二叉蚜的形态特征,以及防治方法。

茶二又蚜又名茶蚜、橘二又蚜、油虫、腻虫、蜜虫等。

(1)地理分布:分布在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

(2)为害植物:山茶、柑橘、咖啡、可可、柳树、榕树等植物。

(3)形态特征

①成虫:雌虫分为有翅和无翅两种,有翅雌虫长卵圆形,体长约1.6毫米,棕黑色,前翅长2.5~3毫米;无翅雌虫体型卵圆形,体长2毫米左右,暗褐色至黑褐色。

②卵:长椭圆形,长径0.5~0.7毫米,短径0.2~0.3毫米,初产时黄褐色,后转棕黑至浅黑色有光泽。

③若虫:淡黄至淡棕色,外形与成虫相似,体小无翅,体长

0.2~0.5毫米。

(4)生活习性:在安徽1年发生20多代,多以卵越冬,第二年2月下旬开始孵化,3月上句进入盛孵期。4~5月和10~11月进入盛发期,冬季以无翅胎生雌蚜或老熟若虫越冬。成虫可进行胎生,孤雌生殖和卵生,虫卵产于叶背,常十余粒至几十粒排列在一起,茶二又蚜常群集于嫩枝上,并以顶芽下1~2叶处为多,发生严重时可密布嫩梢。

(5)防治方法:

①人工清除:对于个别发生,虫口密度大的嫩梢用毛笔蘸清水或药水刷掉,刷时要求小心轻刷、刷净以免刷伤嫩枝、嫩叶。

若用清水刷的,刷下的蚜虫要及进清现干净,以防蔓延。②化学防治:发生量大时,应及时喷药防治,可用50%辛硫磷乳剂40%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倍液。还可用鱼藤精乳剂(含鱼藤酮2.5%)~倍液或浓度为0.01%0~0.02%0除虫精乳剂,喷施在受害枝叶上。

③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茶二又蚜的天敌,茶二叉蚜的夫敌种类较多,作用能力较大的主要有中华草岭、大草岭、丽草岭、异色瓢虫、黄斑盘瓢虫、色纹瓢虫,还有食蚜蝇和蚜小蜂等。在茶二叉蚜发生不多而瓢虫,草岭,食蚜蝇等天敌较多的情况下,不施农药,由天敌控制虫口密度,在茶二又蚜多其天敌也多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天敌隐蔽期(卵期,蛹期)喷药,以减少天敌死亡。

6.螨类

在山茶树上常见的端,我国主要有橙奥螨、茶叶寥端、咖啡小爪螨、茶短须端和茶黄螨5类。均已成螨、若端和幼端为害。它们集中于叶背吸取汁液,常引起大量落叶,树势衰退。下面以短须螨、锈螨为例详细介绍螨类害虫的形态特征,以及防治方法。

短须螨又名红蜘蛛、茶深红蜘蛛、茶猩红蜘蛛、茶姬叶端。

(1)地理分布:分布于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区。

(2)为害植物:山茶、桃、柿子、沙梨、山楂、杜鹃、留兰香、薄荷、毛、半支莲、金钱草、狗尾草、蟋蜂草等。

(3)形态特征

①成端:雌成螨倒卵形,体长0.27~0.31毫米,宽0.13~

0.16毫米,体扁平,体色变化大,有橙色、橙红、红色三种,并且体色会随不同季节和取食时间长短而异,雄成端楔形,体长约0.25毫米,宽0.12毫米。

②卵;卵形,长0.08~0.11毫米,宽0.06~0.08毫米,衰面光滑,初为鲜红色,渐转为红色,孵化前表面蜡白色,卵壳白色半透明。

③幼端:近圆形,长0.11~0.18毫米,宽0.08~0.1毫米,橙红色;

④若螨:第一若螨近卵形,长0.17~0.22毫米,宽0.1~0.12毫米,橘红色;第二若端外形与成螨相似。

(4)生活习性:1年中发生盛期在7~9月,在10~30℃,完成一代的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短须端中雌螨在数量上占很大优势,雌雄比约为:1,雌端一般孤雌生殖,也可产卵,卵散产,多产在叶背,沿叶脉、叶柄以及伤口和凹陷处分布;此外,叶面,腋芽和嫩芽上亦有。在杭州地区1年中的发生规律为,4月份气温上升到15℃左右时,越冬成端开始出量,6月份虫口密度迅速增加,7~9月进入盛发期,以8~9月达到最高峰,10月以后气温下降到15℃以下时,成螨向下迁移,逐渐进入冬眠。茶短须螨的发生和猖獗主要受温度和降雨的影响,一般气温在24℃以上,旬降雨量在40毫米以下时适宜其生长繁殖。

(5)为害症状:为害叶片,被害叶片的叶绿素受到破坏。叶面呈现夹黄点或斑块,数量多时,造成叶片脱落,甚至叶片落光。

(6)防治方法

①加强管理:茶短须螨为害后常引起大量落叶,故在该螨发生盛期清除落叶并及时销毁,以防治落叶上的螨重新回到山茶树上。在短须螨发生盛期的7~8月,要及时清除杂草,因为许多杂草都是短须螨的寄主植物。

②化学防治:在短须螨越冬前的10月下旬和在越冬雌成虫出蛰盛期的3月,用0.5度波美的石硫合剂或50%的杀虫眯乳剂倍液,65%~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50%乙磷铝乳剂~倍液连续喷施二次,可以大大减轻短须螨的危害。防止早期为害,是控制后期猖獗的关键。在山茶花生长季要注意观察,发现叶片有灰黄斑点时,应仔细检查叶面叶背,较多叶片发生红蜘蛛时,应及时喷药。药剂可使用40%三氯杀螨醇~倍液,或50%溴端酯乳油~4倍液,或50%三环锡可湿性粉剂3~5倍液,或73%克螨特乳剂~4倍液,以上药剂对杀成螨、幼螨、卵均有效力,特别是三环锡对已经有抗药性的螨类具有很好的作用。茶短须螨大多集中在叶背和枝丛下部为害,喷药时务必使树冠内外,叶面叶背均能沾上药剂。

锈螨又称锈壁虱、锈螨蛛、茶橙疼螨、茶橙锈螨。

(1)地理分布:江苏、浙江、湖南、云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

(2)为害植物:油茶、山茶、茶树、檀树、漆树、春整、一年蓬、苦茶、星宿茶、亚作草等。

(3)形态特征

①成螨:橘红色,体长约0.14毫米,宽约0.06毫米,前半体较宽,有足两对;后半体渐细,似胡萝卜状。附节有羽状爪,后半体有许多环纹,背面约有30个,腹面多于背面,体上有刚毛,末端一对刚毛较长。

②卵:球形,直径约0.04毫米,初产时白色透明,呈水珠状。近孵化时卵色浑浊,半透明。

③幼螨:初孵时白色,以后渐变淡黄色,体长约0.08毫米,前半体宽约0.03毫米,后半体环纹不明显。前半体有足两对。④若螨:淡橘黄色,体长约0.1毫米,前半体宽约0.04毫米,有足两对;后半体环纹明显。

(4)生活习性:以若虫、成虫刺破表皮细胞为害嫩叶、嫩枝、吸取汁液。锈壁虱以成虫在病叶内越冬,第二年4月上旬中旬开始活动产卵,5月迁移到新梢为害,7~9月气温高,繁殖最快,故山茶花夏秋梢受害比较严重,尤以幼苗及幼龄树更为突出。

(5)为害症状:被害叶片背面出现许多赤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严重时形成木栓组织,出现许多网状白色裂纹,表面发黄,失去光泽,两侧和顶端下曲萎缩,畸形,引起落叶。

(6)防治方法

①6~9月,用20%三氯杀螨醇~倍液或50%硫磷乳剂倍液,50%三硫磷~3倍液喷杀。喷药时间第一次6月上旬;第二次7月上旬;第三次7月下旬;第四次8月中旬;第五次9月中旬。

②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清除病叶枯枝,减少病原。

7.金龟子

金龟子种类很多,有钢绿金龟子、东北大黑鳃金龟、日本金龟、华喙丽金龟、黑绒金龟子、红脚丽金龟等许多种。成虫交尾后产卵于土中、孵化后幼虫(蜥蜡)在土中啃食树根,成虫食性很杂,主要为害山茶花的树叶、花果实,妨碍美观,为害甚大。下面以铜绿金龟为例详细介绍金龟子类害虫的形态特征,以及防治方法。

销绿丽金龟又称铜克郎、金克郎、铜绿金龟子、锅色金龟甲。

(1)地理分布:国内分布普遍。

(2)为害植物:寄主甚多、瓜类植物、薯类植物、豆类植物以及各种果树。

(3)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长20毫米左右,铜绿色有光泽。前胸背板前缘凹人。前翅有不太明显的隆起条纹。②卵:近球形,乳白色,表面光滑。

③幼虫:体乳白色,体长约30毫米,有胸足三对,体肥大,多皱纹,向腹面弯曲呈“C”型。

④师:长椭圆形,浅黄色。

(4)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一代,5~6月份成虫羽化出土,白天潜伏在土层、杂草丛下,多在黄昏和夜间活动,集食树叶,有较强的趋光性和假死性。成虫交尾后产卵于疏松的土中,虫卵10~20天后孵化,幼虫在6月出现,孵化后幼虫(蜥蜡)在土中啃食树根,以幼虫在11月份潜人深土层中越冬。第二年4~5月升至土表活动为害。

(5)防治方法

①加强管理:在生长季节松土除草,消灭成虫,结合中耕消灭幼虫。

②化学防治:在冬、春翻地时,喷施绿丹乳剂倍液毒杀幼虫。利用螃有趋腐性,每亩可用2.5%敌百虫粉剂1~1.5千克,拌于粪千克,结合施肥施入土中。在成虫羽化盛期,于傍晚喷施20%菊杀乳剂3倍液毒杀。

③其它措施:在成虫羽化后,利用成虫假死习性,振摇树枝.使成虫落地,捕杀。用黑光灯诱杀成虫,这种方法在成虫羽化期.尤其在闷热天气,效果最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茶花常见的虫害种类,以及防治方法,养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