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彭圣洲记者郭建坤文/图)盛夏时节,行走在蓬安乡间,宽敞平坦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新村聚居点,郁郁葱葱的庄稼地,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处处升腾着绿色的希望。
产业兴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内容。蓬安县坚持写好产业兴旺“大文章”,以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为切入点,着力培育和发展壮大新兴特色产业,使农村土地“用起来、活起来”,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点。
建设产业园区实现产业布局规模化、生产现代化、销售品牌化、群众增收渠道多元化
8月4日,新园乡吕家山村产业园,行车近半个小时,记者看到的都是一株株果树、行道树和园区里劳作的村民。
“产业园里主要种植蔬果、粮油、药材、林木等。”新园乡党委负责人介绍,除吕家山村产业园外,该乡还建有覆盖油坊坝村、玉牛坡村、麻杨河村、踏坡梁村、宽敞沟村和天兴社区的万亩桃李产业园,以及规划面积2万余亩,地跨新园、利溪、龙蚕等乡镇的蚕桑产业园。目前,新园乡通过以点连线、连线成片的产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布局规模化、生产现代化、销售品牌化、群众增收渠道多元化。
“产业园建成了,促进群众增收是关键。”该负责人介绍,村民在产业园可以赚到“四金”:一是土地流转租金;二是集体经济入股分红;三是入园务工工资;四是正在探索的“返租倒包”模式,可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路子。
蓬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蓬安把发展农业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推动特色产业连片发展。
因地制宜出实招。杨家镇伏岭村和罗家镇龙滩子村在山腰种植花椒树,山下种植水稻,做到应种尽种,同时配建烘干房、冷冻库以及电商销售点,做到产业全链条发展。周口街道牛毛漩村发展柑橘、蟠桃、水产养殖产业,产业覆盖率达到70%……
借鸡生蛋做实功。兴旺镇三青沟村引进德康集团发展仔猪繁育,同时配建千亩柑橘基地,实现种养循环;福德镇北斗坪村引进业主组建福顺、荣泉水果种植专合社种植李子,年产值达到万元;徐家镇蓬池坝村引进业主,建成余亩农业标准化果蔬基地……
近年来,蓬安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粮油高产示范带、果蔬产业带、种植养殖基地等产业基地建设,培育“6+3”特色优势产业,连片建设优质粮油基地、柑橘基地、蔬菜(花椒)基地、蚕桑(茶桑)基地。重点抓好相如街道塔子山万亩晚熟柑橘产业园、巨龙镇合作村柑橘产业园、新园蚕桑花椒现代农业园区、新园万亩桃李产业园等农业园区的提质增效,加快推进生态养殖、有机蔬菜、木本油料、中药材、优质蚕桑等重点园区建设,建成一批产业链条完善、设施装备先进、要素高度聚集、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园区。
目前,全县已建成桑海、中药材、花木、花椒、有机稻、优质柑橘6个万亩级产业基地和个脱贫奔康产业园。正在高标准建设正源-锦屏-塔子山-雁坪坝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城乡统筹示范区,积极创建一批省市星级农业庄园和重点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农业园区,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努力形成全域推进的产业振兴格局。
壮大集体经济组建合作社,实现业主、村集体、村民共赢的“羊角嘴模式”全县推广
在巨龙镇羊角嘴村村委会办公室一侧,是去年8月修好的烘干机房,该村老支书何继民正在检查设备。
“去年村里收的谷子,除去成本,获利20多万元。加上种粮大户补贴等,村集体获利30多万元,户均增收多元。”说起村里的集体经济账,何继民话多了起来。他说,这还只是原羊角嘴村的集体经济账。去年4月,丰收村与羊角嘴村合并成新的羊角嘴村,村里的水田从亩增加到余亩,今年,村集体收入可望翻倍。
羊角嘴村壮大集体经济的喜人成绩,得益于该村成立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前,村里的撂荒地占总耕地面积的54%,个别组高达70%以上。”何继民说,地荒着不种太可惜,村民辛苦种一年又没收益,原本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了“鸡肋”。
解决土地撂荒问题,成为当时羊角嘴村村两委的首要任务。经村民代表大会商量后决定:村民用土地入股合作社,自己的合作社种自己的地,人不够就用机器。年6月,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种植专业合作社启动筹建,首批吸纳户农民入社。到年,户农民全部入社。年,腾飞农机专业合作社启动筹建,多数村民在成立协议上摁了手印。
合作社建起了,何继民当选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会理事长。他说,合作社赚了钱,也就是农民赚了钱,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村集体有了钱,就能进一步扩大生产。去年,该村新修了烘干厂房和粮仓,购置了大型收割机、农用车辆和大型旋耕机。除满足村里农事作业外,还给附近村子提供服务。
在蓬安县,壮大集体经济的“羊角嘴模式”正在全县“开枝散叶”。
睦坝镇武胜村创新“专合社+种粮大户+农户”“公司+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家庭农场为主体”4种经营模式。通过流转收租金、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利、合作赚现金等方式,让全体村民受益。河舒镇探索“龙头企业+专合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打造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业主主体投入60%、集体入股35%、以奖代补5%,实现业主增效、集体受益、群众增收。
石孔乡围绕“石孔贡米”做文章,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跨村联建、以强带弱,组建蓬安县秾穗贡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余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建成以小玉村为中心的亩贡米种植示范区。
……
截至6月底,蓬安县已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家、家庭农场家。
近年来,蓬安县以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为切入点,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培育专合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农民创新创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今年上半年,蓬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3%,并列全市第1名。
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产业功能不断增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
行走在相如街道油房沟社区的百牛渡江景区,目之所及皆是美景。这里不仅有山有水,还有诗和远方。
每天清晨,上百头牛儿浩浩荡荡冲向嘉陵江,奋力向绿草茵茵的江心牧场游去。江中,牛儿们不时变换队形,跳起“水上芭蕾”。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这一壮阔的自然生态奇观。
在百牛赞歌广场旁边开便利店的村民王小兵看着络绎不绝的游客喜上眉梢:“乡村旅游的兴起,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在利溪镇花房子村,动物园保洁员吕素琼时常为游客当“摄影师”。“我们村原本是一个偏僻的贫困村,现在有这么多人来旅游,真是没想到。”曾是贫困户的吕素琼,搭上乡村旅游“快车”,不仅成功脱贫,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
年,花房子村引进龙头企业四川花好月圆农牧业有限公司。企业进村后,整村流转土地3余亩,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起动物园,让花房子村从传统农业村变成集生态农业、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农业示范园。
蓬安县坚持发展农业多业态,以相如街道油房沟社区、利溪镇花房子村、正源镇红豆村等村(社区)为重点,加快建设特色村庄,做大做强乡村民宿、酒店餐饮、旅游服务、农村康养等乡村旅游产业。截至年底,全县建成“美丽四川·宜居乡村”个,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1个、示范村9个。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调优结构效益更高。”蓬安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蓬安通过对农村产业的优化重组、整合集成、交叉互渗,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范围不断拓展,产业功能不断增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从而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不断生成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
眼下正值暑假,正源镇红豆村再次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趁着周末,带上家人来乡村旅游,呼吸新鲜空气。”正在景区游玩的李先生说,这个地方景色很美,各式花儿点缀在山野间,停车场、游乐设施、餐饮娱乐应有尽有。
依托景区这一资源优势,红豆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景区建成后,村民毛秀英将自家农房改造成农家乐,截至目前,她家农家乐营业额已突破50万元。
近年来,蓬安县依托特色农业基地、农村自然生态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资源开发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