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报告重逢时,我想和南大的这个角落约会
TUhjnbcbe - 2024/10/23 16:46:00
<

昨日小南推文

探索·收获!PRX报道孙建教授课题组在高压下的新物态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

仙林和鼓楼,冬夏和春秋

总有一个角落,在你的心底久久停留

也许,你在那里

背过书、遇过TA、撸过猫、肝过DDL......

今天,不如就和小南们的回忆一起

在南大的校园“云”走一走

炜华体育场炜华向来是个看天空的好地方。四点下课,慢悠悠走到操场去打卡。如果没有课了,打完卡就在旁边坐着,临近傍晚的云彩在售卖晚霞,操场上总有些人在跑步,在运动,规律的脚步声忽近忽远,脑袋就不由自主开始胡思乱想。

我看过一万句描写天空的句子,但都不及每日坐在操场看见的蓝天白云。忽然觉得,南大的温柔,就像干净的时间和云朵,藏在每一个触手可及的小角落。

——社科澹澹

环院拐角“小花房”可以说,这是我在南大碰见的第一个动心的小角落。顺着一组团的那条路一直往环境学院走的拐角处,暂且称它为小花房吧。照片拍在军训期间的中秋节晚上,和姐妹溜达着出来看月亮。

朦朦胧胧的树枝丫,昏黄的灯光,流浪的月亮和繁密的星辰如期赴约,两个女孩子就呆呆地对着月亮拍照。一定是那些看月亮看痴了的人发明了爱,初次离家的我们在校园的一个角落找到了“共婵娟”。

——社科秦生

新传院楼“新咖啡”了解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后,对18世纪欧洲的那些沙龙俱乐部更加心向往之,好在学校里还有“新咖啡”这样的一个空间。这里既可以听新闻传播学院的学术讲座,也可以和海外的姐妹们在万圣节包场开party!去年冬天跪在软软的毯子上逗猫咪,非常温暖的回忆。

——海外李从嘉

人文社科院楼群仙林校区的东北角,人文社科院楼群到天文台之间,有无数惊喜——建筑、植物、两三结伴、谈笑风生的同学老师们,是我记忆最深刻的南大角落,也是我心中大学应有的样子。

这个角落是美丽沉静而又广阔闪耀的,自然的美丽和人类的智慧和谐地弥漫在这一方天地之间,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安安静静地去感受。

——政管江明

教室说起最想念的角落,大概就是学校南边那几座教学楼里面整整齐齐的教室了。上课,自习,读书,讨论,考试...似乎去教室已然成为了去学习的代名词。

上个考试周的某一天,我早早地就到了考场,在紧张复习下午的考试的时候抬头看见了这块黑板,一瞬间我就像回到了无数个熟悉的课堂上,我们无数次偏着头看看窗外独好的风光,也偶尔和好友抱怨这课太漫长,也好想马上冲出南门踏上通往浅薄与快乐的地铁。

彼时的我们也没有想到每一个考试周都是一眨眼就结束,更没有想到考试周后的这个假期已经悄然过了那么长。现在想来,也不知道这块黑板会不会偶尔想念嘈杂的课堂,以及慵懒的三花和大黄。

——计金小恐龙

招生助理办公室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对面的星云楼,宽阔平台上的小草,以及外面的风雪。这就是招生助理的办公室,准确地说,是专属技术助理的那块区域。在这个角落,我度过了一年半的助理生涯,如果不是因为疫情,现在就直奔两年了。这个角落记录了太多的挫折,太多的成长,还有快乐的摸鱼时光~

还记得到校第一天,郭老板就从仙一带我走到到这里,路上还遇到了27和jlg(后来我们通过晋沐南风支教又相遇了)。那天讲了项目内容和很多观点,走的时候觉得人生就此有了新起点。现在一年半过去了,又会觉得那时好年轻好活跃,如果再回到那里,兴许还能体会一下当时年轻的记忆。

等开学了,再到沙发上坐一坐,看着郭老师充满智慧的发型,聊一聊各自的进度,也算最后的仪式感。毕竟大三就要搬到鼓楼,也就得向招办道别了~人生,永远在路上。

——软院云端

居家抗疫许久,你最想和南大的哪个角落约会呢?跟小南说说吧!

“图片/视频+字以内”

评论区直接留言;

后台发送消息,开头带上“#最爱角落#”字样。并在结尾落款“院系+姓名”,如非在校学生,可落款“校友/教职工/预备役小南(年级)/......+姓名”~

所有的分享都将有机会在后续推送中整理推出!

(如果这些小秘密只想告诉小南一人,也可在留言/消息中备注哦~)

花枝春满,万物可期。来日重逢时,别忘了去你心心念念的那个角落打卡哦!

策划:网络文化工作室

来源:见署名

原标题:《报告!重逢时,我想和南大的这个角落约会!》

1
查看完整版本: 报告重逢时,我想和南大的这个角落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