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浔游记修水middot色m
TUhjnbcbe - 2021/3/31 9:53:00


  本篇名为色、饮、食。其实,饮食是一件事儿,对于中国人而言,色又是可餐的。子曰:食色性也。因此,本篇最简洁的名字应当是:浔游记修水·性。


  似乎不妥。


  前些年,有回和一群领导们同桌吃饭,其中一位提到自己昨天去修水出差,其他人顿时瞪大眼睛:“哦,修水呀!”


  那位于是用力地眨眼睛:“是呀,修水呀!”


  接着大家都哈哈地笑。


  我当时想,修水的风沙一定很大,以至于有些人回来后隔了一宿,眼睛依然好不了。


  虽然在九江生活了很多年,之前对修水的了解并不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人人都说修水出美女。


  有一种说法:曾经,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处的服务员——当然是女服务员——有一大批修水人。


  由于我本人暂时还没有被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或*协委员,因此还没去那些地方开会或者接见过外宾,无法实证。


  以上传闻基于两个立足点,其一,修水美女太多,足以提供国家选用。可以想象的出来,仅是一个大会堂的女服务员怎么也得有几百上千吧?不然咱们国家当年总是整些几千人一起吃国宴,山珍海味满桌子,珍稀动物杀精光,想想看上菜就要多少人呢?其二,是因为修水早期干革命的人特多,有人进京当了官儿,为了照顾乡亲,特别指定到修水招人。


  以上说法靠谱么?要说是那些地方有些修水姑娘我还是相信的,有一大批怎么可能?搞小集团么?在修水游记第三篇的渣津游记中我提到过,修水的革命烈士真不少,但可怜的是,旁边的湖北同样干革命,一个县出上百个将*,修水居然一个都没有。如果按照上面的传闻,难道是出了大内总管?


  关于修水出美女,让我相信的最靠谱的说法来自于一位并非修水的姑娘,她嫁给了修水人,很多年前她告诉我,自己蜜月期在夫家住了一个多月,就在修河边,每日用河水洗头,自己能感受到头发变得黑亮光滑。


  那位姑娘又肯定地告诉我,没发现宝洁公司往河里倒海飞丝。


  这么说来,修水的水土很能养人。


  现在的修水是否美女如云呢?


  进入修水县后,我在仔细观察这个陌生的地方,但后来同伴们讨论修水女性的长相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真没怎么注意。这是由于我本人不好色,对老宅子和老头老太的兴趣远大于穿着现代的年轻人。


  后来也留意观察,说个中肯的评价,修水这里一定出美女。我曾经提醒过坐在车里好奇张望的朋友,注意观察沿途遇到的乡村女孩们。同伴感觉也没什么特别的,我提示道,这些女孩子个个皮肤白皙。这在城里或许没什么,在乡村能如此普遍,正是本地的水土养人。


  一白遮百丑,一个地方美丑的标准就是这么简单,凡是出美女的地方,男人女人的皮肤都白。有了良好的肤质基础,再加上江南女性体态苗条,修水的整体水平就上了台阶。至于为什么我在修水的两天没遇到大美女,我分析是来的时间不对,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国宾馆还没放假,美女们都在外面没回来。


  入夜,酒足饭饱后晃回宾馆的路上,遇到几位年轻人在河畔散步,并肩而行时发现其中确有一两位女孩子长相不俗,于是就打听对方是修水哪儿的。对方答道,南昌人,来修水玩,下午才到。


  以南昌女性的颜值水准,到了这修河边才几个小时,就变成这样,看看,修水的水土多养人。冯老师从修水回来后,顾影自怜,的确是帅了很多。


  注:很抱歉,这么长一段确实找不到一张可以匹配的照片,偷拍美女不是我的爱好。


  


  色就谈到这儿。接下来谈饮食,饮为先,有一种说法,修水出美女是因为这里的茶养颜。


  修水出茶,茶有两大类,一种是吃的,一种是喝的。


  茶出中国,最早的茶就是吃的,可以理解为做汤的菜,之后碾碎为抹茶,这些风俗日本还有。现在,茶叶变为浸泡,喝后丢弃叶子不再吃了。江浙一带吃茶的说法是保留了古汉语的影子。


  修水的吃茶,还真的是吃,嚼起来嘎吱嘎吱作响。


  这种吃的茶是菊花为主泡制的复合饮品。菊花茶严格意义上不符合现代对茶的定义,一般归类为花草茶。

修水菊花茶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年前第一次喝到修水菊花茶时觉得很新奇。首先,这茶水是咸的,因为菊花用盐腌制过,更有趣的是还加入了熟芝麻、炒*豆、炒米、萝卜干等等的,喝到嘴里要咀嚼。种茶必须滚水冲泡趁热吃,因为多一会儿*豆、炒米等等就被泡软了。修水人称这种茶为菊花豆子茶,根本不需要放茶叶。


  更加复杂的配料还会加入柑桔皮、生姜、川芎,甚至还有花椒等等,因此又被称为“什锦茶”。喝这种茶需要一定技巧,因为茶杯里上面飘一层,底下沉一堆,初次接触的人到后来经常要考虑如何将杯底剩下那堆吃的捞出来,用左手还是右手,用食指还是小指,因为修水人不给你调羹。

菊花茶的配料感谢修水朋友提供图片


  其实,这是客家人的饮食风俗,类似于湖南那边的擂茶,其主体并非是茶,而是饮料与点心的结合,本质上是一种小吃。这种食品不仅能够在补充能量,在南方多雨潮湿的山区更有其很重要的健康价值。此外,以中国长久以来普通百姓只吃两餐的饮食习惯,或许这种营养上比稀饭强得多的菊花豆子茶,对很多人家而言就是一顿晚饭。


  修水的菊花茶真的挺好吃,拒绝甜食的我尤其喜欢那种味道。按照以上的推断,为了干活的人补充热量和电解质,加盐的菊花茶更符合需求,也更适合南方炎热的生存环境。


  如果修水美女真的如同传闻那样是靠这种菊花茶养颜,那也可以证明我的论断:甜食不养美女,因此冯老师不吃甜食。

修水炒米


  用来吃的菊花茶只能算得上本地特色,对外而言,用来喝的修水茶名气更大。


  地处山区,气候湿润,又是在中国名茶的北纬度数范围内,修水出好茶,自是当然。


  早在宋代,修水的茶已有名气,据说修水人*庭坚曾经将茶带到京师,获得“草茶第一”的赞誉。于是,现在的双井村里全是茶树,出品的双井绿茶号称历史悠久,或许喝了能沾上48个进士的福气,提神醒脑,有助中考、高考、托福、雅思以及其他。


  当然,那都是瞎编的。

修水双井绿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人对茶文化没什么研究,但也知道几个最起码的常识:北宋的草茶和白茶是什么,至今并无定论;宋代真正的茶是团茶,团茶是茶膏,出于福建,采用唐代发明的蒸青法制作;现代的绿茶用炒青法制作;炒青法在南宋末年才被发明,明代开始流行。


  因此,北宋的*庭坚若是能带着现在这种双井绿茶进京,那就是有穿越的本事,而且,带过去也没用,因为不会有人喝。其实我倒是觉得他带去的就是菊花豆子茶,那才是真正的草茶。从茶的渊源来说,加入各种食材的茶是祖宗,在北宋皇帝官僚们玩团茶的时候,老百姓还是在吃添加食材的花草茶。


  我相信,双井绿是挺好的茶,这种宣传伎俩么……也可以理解吧。有人都能把明代才传入中国的蒸馏法制作的白酒冠名以“千年杜康”,什么营销手段不能做呢?

修水茶园图片来源于网络


  修水出的茶真正扬名世界的是宁红,不是绿茶而是红茶。红茶制作技术在明末才被发明,饮用习惯是被英国发扬光大的,因此红茶主要用于出口。


  修水在历史上曾被称为义宁,故而出产的红茶被称为宁红功夫茶。宁红是有别于正山小种的中国最早的功夫红茶,兴起于清朝中叶。在中国近代对外出口历史上,宁红显赫一时,甚至名列清朝外贸红茶之首,曾经占江西全省农业收入的一半,只是后来被安徽的祁红超越。


  宁红为何衰落,我没研究过,猜测是质量问题。红茶本质是并非是一种茶而是茶的加工工艺,对质量的监控远高于单一茶种本身的品质,如果剖析享誉世界的祁红的历史,就会理解真正将其压倒全国走向世界背后的推手,其实是上海的进出口商人。宁红或许就是输在这里。

宁红功夫茶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所谓的茶道被越炒越热,全发酵、半发酵和后发酵茶(红茶、普洱等)地位甚至压倒了绿茶。我也分析过其中缘由,发现本质是只是炒作而已。说个实在话,饮食乃小道,算不上真正的文化。不信请看看中国文化史,除了陆羽的《茶经》,袁枚的《随园食单》这两个短篇,还有几篇上档次的文章?现在所谓的茶文化,说高级点只是一种精致生活的标志而已。反正全中国有钱没文化的人有的是,聊茶总比聊琴棋书画容易得多了。


  从前些年流行的普洱到现在的岩茶,无非是找点可挖掘的东西,比如枯藤老树昏鸦之类,再加上庄家们联合炒作,获得了话语权。因为是炒作,就像是玩股票一样,隔些年就会转向另一个茶种,因为只有轮番炒作,才有商机。这些茶真有那么养生?你信就行。


  但是,有着悠久传统的宁红功夫却始终没有抬起头来。在茶经济如此昌盛的时代,宁红为什么不行?其实只能怪自己。


  人们更熟悉的是“宁红减肥茶”,一个曾经在CCTV打了很多年广告的减肥产品,以我本人常识性判断,那只是泻药的一种包装,所有的减肥饮品是一样的。

宁红减肥茶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一种极具反向思维的营销手段。伤胃且容易引起腹泻,或者说有点减肥效果是绿茶,红茶本是养胃的,为什么偏偏却用红茶的名字来卖泻药呢?更加让人奇怪的是,宁红是个产区,附近武宁、铜鼓也出产宁红功夫茶。历史上武宁修水是一家,宁红的“宁”其实源于武宁,也就是说这个品名并不归修水一个县一个企业所有,这就好比谁能注册一个“西湖龙井减肥茶”?可为什么会有一家公司就能够占有这个名字,卖与其完全相悖的产品,这种壮士断头的勇气着实令人敬佩。


  修水,不仅把宁红弄成这样,还接着玩别的。又出产了由绿茶和菊花茶制作的降压茶、降糖茶,也就是说,全世界都没法治好的病,修水的茶都能搞定。我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医学奖一定会被修水拿走。

修水降压神茶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果就是,别人都在抓品质、提档次,武夷山炒作出金骏眉之类的货色,再怎么说也是向着茶文化方向走,宁红却如此与众不同。一个享誉数百年的品牌,这几十年弄成了这样,真是可惜。


  写这一段当然知道得罪人,不过真希望修水的朋友们想想,不研究质量提升,不剔除低级营销,宁红绝无出头之日。由于本人胃寒,只喝红茶,这些年也试过几种宁红,说实话,质量差别太大了,比起质量稳定的祁红真不在一个层次上,这不是价钱问题,是质量控制问题。


  无论是法国的葡萄酒还是印度的大吉岭红茶,略加观察都会看到,品牌是培育出来的。质量控制是行会和*府的责任,更不用说必须维持品牌的名声,请珍惜老祖宗传下来的资产。


  还有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没人哪个茶产区能靠自己的力量炒作成功,必须依靠庄家资本的投入与营销。一个将茶变成低级药的地方,再有历史渊源和优良品种,谁又敢来投资炒作?练好内功,机会总是有的。


  饮就谈到这样,下面聊聊食。


  修水虽然地处偏远山区,却有独到的特色饮食。


  这里最著名的当属修水哨子。这个“哨”用的是同音字,本地的写法为食字偏旁(饣肖)。哨子的另一个称呼是苕子,我觉得这才是词源,因为这种食品的主料是红薯和芋头,在南方某些省份,红薯被称为苕。不过,在修水的隔壁的湖北省,苕子可是骂人的话,就是傻瓜的意思。我猜测,或许是这个缘故,修水才自创了哨子。

修水哨子感谢修水朋友提供图片


  哨子可以理解为揪成尖尖的小笼包,以芋头和红薯代替面粉,包馅蒸制而成。从地域食材的角度来看,南方不产面粉,山丘谷地种水稻也难以获得好收成,芋头和红薯都是昔日山区的主要淀粉来源。因此,修水哨子极具地域特色。


  修水的另一种特色食品是艾米果(见本篇题图),其实就是加了馅的糯米丸子(也有饺子形状的),和哨子一样用笼屉蒸熟。特殊之处在于糯米粉中加入了艾叶草,因此成了墨绿色。不过,艾米果算不上修水特产,赣南很多地方都有。

艾米果


  艾米果和南方的汤圆一样,多是芝麻甜馅的,本人抗拒甜食,更欣赏多为咸馅的哨子。此外,我对于加了艾草后绿得有些瘆人的艾米果,心理上还是有些抗拒。端午节常见的艾草与雄*一样,对健康是否有益,存疑。

哨子和艾米果感谢修水朋友提供图片


  至于其他食品菜肴,这回旅行中没有修水人介绍,接触的也不多,总体上感觉,菜式并无太大特色。修水地处山区,昔日的物产相对单一,且又交通不便,饮食上也不能指望有太多亮点。


  我曾仔细观察了修水县城的早餐,很单调。


  但是,修水的饮食又是我见过的最好的。


  首先,真的便宜。一般而言,越是县城,饮食越贵,中心城市,反而越餐饮价格更低。这个经济学的道理在本文中就不再分析了。可是修水却不一样,且不说我们吃的正餐,但就早餐为例,在介绍的义宁镇的前一篇文章中,我提到自己一头扎进小巷子,找本地人吃饭的地方,要了一碗面。老板问要什么,我说全来,也就是牛肉、鸡蛋、肉丁各种浇头全上,满满一大碗,也才6块钱。真不知道在哪里能找的这么实惠的早餐。

一碗六元面


  饭后,我又转到附近的菜场,发现这儿的蔬菜的种类和九江差不多,价钱也接近。只是,这里的菜……太小了。比如下图中的小土豆,不及乒乓球一半大,一斤一大堆。土豆移栽到南方就会年年退化,最终变成如此,这样的土豆从种植经济的角度早就该被淘汰了,没想到修水人还在种。

修水小土豆


  小土豆偶尔还能在别处见到,这儿的莴笋真的令我吃惊。请注意照片中那青翠欲滴模样,是不是很新鲜?可不仅仅是新鲜,这剥了皮的莴笋只有十几公分长,也就是一个成人的手掌长度。你现在见得到么?我们菜场里的莴笋根根都像棒球杆。

小莴笋


  再说什么有机、天然、健康都没意义,这些几十年前才有的蔬菜就这么安静地躺在县城的老街路旁,不远处是静静流淌的修河,河边耸立着一栋栋高楼,这情景真令人恍惚。

鹦鹉街上的路旁菜摊


  因此,如果你不追求那些所谓的高档菜式、山珍海味,修水的饮食,就是最好的,价廉质优、本味朴实。起码,是我见到的最好的。住在这个宜居之地的居民的口福着实令人艳羡。


  浔游记之修水游记,到此结束。


  本篇中或许有些话容易得罪人,呵呵,看你怎么理解了。


  说明:曾经有朋友劝过我,不要写某些可能让人不快的文字。真做不到,对我而言,游记的价值是展现自己的视角,记录个人的思索,看到喜欢的就赞誉,发现不喜欢的也直说。这只是个私人的公共号,又没有商业目的,不需要迎合什么。

 


  是否还写新的游记,我也不知道,一月份用二十多天走了的海南、广西和贵州,游记却始终没能动笔。若是真开动,又是十几二十篇,想想都怕。


  加之近期很忙,期末对于老师就像是生孩子,怀胎这么多个月,最折腾的就是这些天。


  忙碌完了,就是暑假,坐月子的时候。坐月子就是给产妇一个休息的时段,中国尤其如此,不然没法解释为什么全世界只有中国女人如此娇嫩,需要静养那么长时间。其实,这是个心照不宣的秘密。


  我也准备忙完后坐月子了,养身养心,旅行是最好的方式,暑假的万里旅程,即将开始。


  谢谢观赏,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浔游记修水middot色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