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碧生源营收1.68亿元,较年同期的2.65亿元骤降36.6%。
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万元,而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万元。
近几年,碧生源业绩波动较大,~年连续3年亏损,年净利润超万,年再次亏损。
然而8年前,碧生源一度达到巅峰,-年公司营业收入从1.63亿元增加到8.75亿元,涨幅超过%。
18岁的碧生源正青春年少,为何却显得“暮气沉沉”?
毛利率下跌
近几年,碧生源毛利呈现波动较大,毛利率呈现下滑的趋势,碧生源毛利率一直在80%以上,年跌破80%,达到79.2%。
上半年毛利为1.22亿元,较年同期的毛利2.11亿元减少42.4%。
上半年毛利率为72.5%,较年同期的毛利率79.8%减少7.3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小产品缺乏创新升级
按产品来看——
碧生源牌常润茶的收益由年上半年的10.52亿元下降50.9%至年同期的5.2亿元,销量由年上半年的73.5百万茶包下降49.4%至年同期的37.2百万茶包
碧生源牌常菁茶的收益由年上半年的11.46亿元下降31.5%至年同期的7.84亿万元,销量由年上半年的81.2百万茶包下降29.6%至年同期的57.2百万茶包
碧生源牌常润茶、碧生源牌常菁茶的平均售价均较年同期下降2.8%。碧生源牌常润茶和碧生源牌常菁茶在年上半年的平均售价分别为每包1.43元和1.41元,于年上半年的平均售价则分别为每包1.39元和1.37元
明星产品碧生源减肥茶业绩也无法幸免。上半年,减肥茶营收万元,同比减少15.3%
碧生源茶饮营收下降,碧生源重金开发新品,但是研发投入占比较小。
年碧生源研究及开发成本逼近万,年跌至万元。
从营收占比来看,年研发占营收比例最高,为3.8%,年跌至2.6%,年为2.9%。
年研究及开发成本.5万元,占比6.9%。原因却是中山万汉万远(碧生源团于年下半年收购的公司)年上半年研究及开发成本合并计入所致。
总体来看,碧生源研究与开发成本占营收比例较小,研发投入力度不够。
对于减肥茶,市场上减肥茶、酵素品牌繁多,比如大印象、御生堂、绿瘦等,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针对保健品,碧生源能与纽崔莱、善存、汤臣倍健等企业抗衡的产品。
自救之新产品
碧生源也已经意识产品老化问题,积极开发新品,并且凭借中山万汉万远在制药领域的研发优势,本集团在医药行业不断储备新产品、完善医药产品链,以深入的品种分析为基础,对产品进行精准功能定位及市场定位,形成系列化的品种定位方案。
碧生源现在以减肥序列已形成OTC药品来利牌奥利司他及碧生源牌奥利司他+保健食品常菁茶、纤纤茶+普通食品营养代餐奶昔、左旋肉硷咖啡、代餐饼乾的产品品类及肠道健康序列已形成OTC药品梅羊羊牌开塞露+保健食品常润茶、金舒通胶囊、芦荟软胶囊的产品品类为主,持续发展膳食补充剂序列的保健食品维生素系列、微量元素系列的产品品类及健康美颜序列的保健食品人参红糖姜茶、果蔬酵素粉、胶原蛋白饮产品品类。
自救之新渠道
面对销售下滑,碧生源深耕电商渠道。
年11月,天猫碧生源药品旗舰店正式成立,这对于完善和巩固碧生源系列产品的销售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碧生源还加快升级电商2.0模式,开发唯品会等新平台业务,采用低客单产品或爆款产品向已消费顾客推荐新品,通过CRM呼叫中心等方式跟踪解决用户需求,形成消费闭环。
并且电商团队由北京一地转变为北京、杭州、广州三地办公。
文章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原题《碧生源陷巨亏泥潭保健品市场广阔碧生源为何走下坡路?》,转载请注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