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夏季减肥日,在这个刷脸的时代,“一胖毁所有”成了在现代社会生存的至理名言。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肥胖国,这也给了各种减肥产品成长的空间,中国减肥类药物的快速发展是因为有庞大的消费人群存在,据统计数据,目前中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这意味着中国的肥胖人口高达万以上,且这一数据正在不断扩大。
减肥市场品种减少,向优势品牌集中-年减肥用药零售市场销售规模复合增长率为2.0%,市场较为平稳。虽说年销售规模有10.5%的滑落,但在年出现了止跌回升。随着医药市场持续发展以及规章制度的逐步完善,减肥用药市场也渐渐向优势品牌集中。年零售市场监测到减肥用药品牌有多个,但截至上半年监测到品牌已下降至个左右,市场资源更加向优势品牌倾斜。
(-年减肥用药零售市场销售规模走势)
经过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减肥的药物并不多,全球使用较多的有奥利司他、氯卡色林、苯丁胺+托吡酯、丁氨苯丙酮+环丙甲羟二羟吗啡酮、利拉鲁肽几类,但每一款药物有明确的适用人群,比如奥利司他、氯卡色林有明确的BMI指数要求,利拉鲁肽与糖尿病治疗相关。
由于中国肥胖患者受“中药情结”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为中药*副作用小,减肥效果、价格适中,适合中国消费者心理,作用及疗效可靠,目前中药减肥类产品消费人群持续上升,市场前景可观。
另外,一些新的减肥生产企业凭借工艺先进,质量优良、疗效确切并通过安全性评测的新产品,迅速占领市场,这些企业大多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较高的科研技术水平,这种情况的出现更加剧了减肥市场的品牌竞争态势,一些小企业不得不退出市场,也促使大企业更加速扩大企业经营规模。
五大品牌占据半壁江山“男人补肾,女人减肥”,在健康类消费产品中,这恐怕是最经典的言论。风云变幻的减肥市场谁主沉浮呢?哪个减肥产品能独占鳌头?这个胜出者将成为女人这一最具购买力人群情有独钟的最爱。有多少品牌在这一市场中厮杀,就有多少品牌迫切的想成为市场主角。
事实上,除减肥药品外,减肥保健品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减肥药、减肥保健品成为市场主要的两大类阵营。
年我国减肥产品市场规模30.5亿元,其中减肥药(处方药)市场规模为16.8亿元,年我国减肥产品市场规模回升至34.8亿元,近几年我国减肥产品市场规模如下图所示:
从减肥用化学药份额的走势来看,年化学药仅占据减肥用药一成市场,而到了上半年,其份额上升至四成,与此相对应的是保健品的市场被逐渐稀释。
在品牌方面,减肥用药前五品牌市场份额从年的44.2%上升至上半年的68.4%,市场集中度逐年攀升。
碧生源常菁茶(原碧生源减肥茶)连续几年都占据减肥用药零售市场销售榜首位置,下半年虽受更名风波影响终端销售下挫,但其榜首地位仍难以撼动。
(-上半年减肥用药零售市场前五品牌情况)
减肥市场竞争惨烈虽说全球批准上市的减肥用化学药近几年有上升之势,但副作用大等原因导致被市场认可的品种少之又少,作为上世纪末被批准上市的奥利司他是一个难得的成功产品。自年上市以来,奥利司他已有近20年的临床应用史,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年,海正药业与重庆值恩率先实现了奥利司他的国产化,随着山东新时代、中山万汉的加入以及碧生源的介入,奥利司他的市场争夺战已经日趋势白热化。
1.减肥药阵营竞争优势逐年增高
数据显示,含有奥利司他成分的品牌药物数量逐年增加,截至上半年有8个品牌,分别是:来利片、雅塑胶囊、艾丽胶囊、舒尔佳胶囊、卡优平胶囊、赛尼可胶囊、赛乐赛胶囊和森迪胶囊。
其中,来利片表现突出,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年和年来利片市场份额不到一成,年突然发力,其市场份额升至31.9%,上半年继续攀升,市场份额已达57.7%。
(-上半年来利片占比走势)
自原SFDA于年宣布中止西布曲明行*许可之后,奥利司他成为我国唯一的化学减肥药,也是全球唯一的OTC减肥药。根据碧生源公司近两年的年度财务报告,“来利”奥利司他与年销售额分别为.8万元与.6万元,在奥利司他整体市场中所占份额分别为47.10%与59.47%,依此计算,年与年奥利司他制剂的国内销售额分别为1.34亿元与1.57亿元。
2.减肥保健品阵营强大
目前,保健品给奥利司他带来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通过分析上半年减肥用药零售市场,可以发现用于减肥的保健品占据了半壁江山,剩余份额中减肥用化学药占据四成,而食品和中成药市场占比较小。
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目前我国取得批文的减肥类保健品共计种,当中国产产品数量为种,进口产品数量为9种。
部分国产减肥类保健产品由于肥胖不仅仅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诸多慢性病风险因子,还与多种癌症密切相关。最近发表的一项纳入4.5万中国成年人的大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高级别心脏代谢疾病(CMD)的发病风险随着BMI的增加而升高。因此,遏制肥胖症流行趋势,是各国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与肥胖症日益严峻的发病形势形成鲜明对比是有效减重手段的匮乏。虽然各国指南均将饮食控制、增加体力活动等生活方式干预作为体重控制的基础手段,但肥胖者对生活方式干预往往缺乏足够的依从性,减肥成功率低,容易反弹。因此药物干预在体重控制与管理中仍发挥重要作用。多数情况下是减肥依靠运动和饮食处方,满足不了很多人快速减肥的需求,这个原因促使减肥药和减肥保健品成为肥胖者以及以瘦为美人群的福音。
如果你对药店相关的题材也有心得/见解,欢迎撰稿,稿费=元+阅读量*0.01元。投稿邮箱:wangjun
souyao.cn,请注明联系方式,以方便与您取得联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