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3月24日晚,“减肥茶第一股”碧生源发布年业绩,公司实现净利1.62亿元,同比扭亏。碧生源未在财报中具体披露扭亏的原因。不过,根据财报信息,年碧生源出售附属公司获得了2.22亿元的收益。在业内人士看来,出售资产获得的收益或许是碧生源实现扭亏的原因之一。
01
净利同比扭亏
根据财报,碧生源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较年的3.78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净利1.6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万元,同比扭亏。
碧生源主要从事功能保健茶及其他保健食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及推广的业务,公司的两大核心产品为“常润茶”、“常菁茶”。年,碧生源成功登陆港交所并实现8.74亿元的总营收,成为“减肥茶第一股”。
上市以来,碧生源的业绩波动起伏一直较大。-年,碧生源的净利分别为.5万元、.1万元、-.6万元及.1万元。年,碧生源的亏损额达万元。碧生源方面解释称,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主要由于调整了对经、分销商的管理*策和销售人员的激励*策、以及加强研发投入等因素所致。
碧生源尚未在年财报中详细描述公司扭亏为盈的具体原因。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财报“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一栏为2.22亿元。据了解,自年底至年底,碧生源相继出售北京畅升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子公司碧生源食品饮料%股权,分别作价5.55亿元与1.25亿元,为上市公司“输血”。财报显示,出售北京畅升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及其附属物业管理公司%股权为公司带来了超2亿元的收益。
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碧生源年实现净利1.62亿元,出售附属公司实现收益2.22亿元,这意味着碧生源仅实现了账面上的盈利,公司扭亏为盈背后的原因是出售资产。“出售资产只是一次性收益,公司未来仍需从主营业务进行发力。”
针对公司扭亏为盈的原因以及未来业务发展规划等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将采访函发至碧生源处,截至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02
高额营销费用
碧生源在年财报中提到,研发投入的加强会影响公司业绩。从年财报来看,碧生源持续加大了这部分投入。因加大了自主研发力度及增加了委外研发,碧生源的研究及开发成本由年的万元增加至年的万元,同比增长.7%。
尽管持续研发投入,但碧生源的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更重。年,碧生源的研发投入,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分别占总营收5.8%、55.4%。在销售及市场营销开支方面,这一数字从年的2.47亿元增加至年的4.5亿元。其中,由于新增了梯影、电台等投放,广告开支达1.16亿元;由于销售人员绩效工资增加,雇员福利开支达1.14亿元。
此外,受电商平台营销推广因素影响,碧生源市场营销及促销开支达1.69亿元。促销则意味着公司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早在年,碧生源对旗下两茶进行了降价。年,碧生源牌常润茶和常菁茶的平均售价分别为1.34元/包和1.28元/包,年则分别为1.32元/包和1.27元/包,平均售价分别较同期微降1.5%和0.8%。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邓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出售资产和降价换销量都是比较直接且快速挽救公司业绩的办法,但想要真正提高业绩,公司需要在产品研发、市场培育以及后续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营销费用投入太大,若公司收入端难以跟上快速增长的各项营销费用,公司的净利易被吞噬。
03
寻求多元化发展
碧生源也正在谋求多元化发展。年财报称,碧生源将继续落实“一纵两横”产品战略,聚焦体重管理,肠道健康,健康美颜三大保健功能领域,拓展草本保健功能保健品,推进相关药品及医疗器械等新品上市准备工作。同时,公司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