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茶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圆桌对话融媒时代品牌新机遇
TUhjnbcbe - 2021/6/24 16:19:00

年4月11-13日,由中国第一本广告专业杂志《中国广告》发起,中国广告协会指导,上海市广告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广告博物馆、复旦大学媒介管理研究所提供学术支持的大型行业盛会——改革开放与广告业恢复40年高峰论坛暨第十八届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在上海宝华万豪酒店隆重举行。

融媒体时代已然到来,传统媒体何去何从?品牌主如何做好社会化营销?品牌服务商又面临着怎样的转型与挑战?4月11日下午的圆桌讨论环节,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春阳的主持下,解放报业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长亮,上海焦点品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丽,伽蓝集团公关传播总经理陈涓玲三位嘉宾轮番上阵,观点鲜明,对于上述问题给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答案。

左起主持人:朱春阳,对话嘉宾:吴长亮、徐丽、陈涓玲

朱春阳:互联网时代对各行各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媒体行业进入融媒体时代后,又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呢?今天很开心和三位嘉宾坐在一起,讨论这个话题。我们可以看到,主办方还是非常用心的,三位嘉宾代表了资深的媒体、品牌主和广告服务供应商。首先请各位对自己从事的领域做一个介绍。

吴长亮:大家听到我们这个公司的名称可能有点疑惑,我想先稍微做一个解释,我们是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这个媒体的经营主体。解放日报社的报纸,加上这两年在两微平台上的各种渠道,它的整个广告经营活动,包括线下活动的经营,都是由这个主体承担的。刚刚我跟朱老师交流的时候,看到今天会议的主题是改革开放与广告业恢复40年,就特别有感触。因为《解放日报》也是改革开放以后率先刊登广告的媒体之一,在我们报社的墙上有这样一个版面,是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一,在二版的底部有一条上海工艺美术公司的商品广告,经查询,我们发现这是全国的报纸媒体整整13年没有刊登广告后,最早出现的广告之一,这真的特别契合今天的主题。

40年过去了,今时今日在很多朋友的印象当中,《解放日报》还是多年前的那张报纸,是*宣传舆论的主阵地,是一份新闻纸,但其实远远并非如此了。今天的解放日报拥有App、上观新闻,在两微都有自己很强大的传播通道,我们不仅在线上有自己的互联网阵地,在线下活动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尝试。今天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互联网环境下的全媒体传播平台,已经不是一份传统报纸了。

朱春阳:让我们向当年敢为天下先的解放日报致敬,站在40年后的时间点上回顾,可以想到当时率先刊登广告,实际上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的,真的非常不容易,接下来请焦点品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丽女士来讲一讲她的故事。

徐丽:我从事营销二十多年,其实一直在同一个赛道上耕耘,那就是大健康。因为健康跟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这二十多年我们大概服务了一百个品牌,有东阿阿胶,还有最早的减肥茶,还有补肾壮阳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中国健康业从保健品到功能食品,再到医药品的全新变化。待会儿我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观察到的新时代新媒体之下,我们的客户都有哪些变化。”

朱春阳: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大家感觉过上了好日子,就想这么好的日子要是能过得长久一些该多好,所以健康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果我们想享受更多的时代的温暖,健康至关重要。请伽蓝集团公关传播总经理陈涓玲,也是我们复旦的校友,为我们分享她的故事。

陈涓玲:我其实还是朱老师的学生,今天有机会能够和朱老师同台讨论,真的非常开心。大家觉得伽蓝这个名字好听吗?伽蓝之地,是花果蔚茂,芳草漫合之地,这样美好的寓意很适合我们今天的主题——想象营销,即充满美好的想象力。也许你对伽蓝不是很了解,但是作为中国本土化妆品的领*企业,我们旗下有很多品牌,在座的很多广告人可能都服务过我们,我们有自然堂、美素、植物智慧,还有刚刚推出的中国第一个新零售品牌——春夏。

伽蓝在过去18年的成长中,非常幸运,无论是从最早的传统媒体,从央视的Top10的广告主,到四大卫视,到后来的视频网站,再到现在的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伽蓝集团及旗下品牌一直走在前列,稍后我会和各位分享一下在全新的媒体融合时代,伽蓝是如何去面对消费者的,同时也和大家分享一些伽蓝做过的案例。

朱春阳:伽蓝集团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相信涓玲之后带来的内容一定更加精彩。现场朋友们也对媒体、品牌方及品牌服务商目前的发展现状都有大概的了解,但是光靠了解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的是深入细致地探讨一些行业话题,以期为在座的同行朋友们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话题:如何在新媒体时代和用户建立深度连接?

徐丽:作为广告服务商,这两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其实我们在服务两个客户,一个是品牌主,另一个是品牌主在意的消费者。我发现,我们在思考如何连接消费者的时候,往往忽略了第一个客户在想什么,从去年开始,我们服务了二十多年的江中集团反反复复在说一件事——去中间化。什么叫去中间化?就是品牌想去掉中间的渠道,去掉中间的策划环节、创意环节,它想直接拥抱消费者。

我们以前很擅长做整合营销传播,包括今天经常提到的融媒体,其实也是整合。对于品牌客户而言,传播效果只有一个衡量因素,那就是你的广告、你的内容劝服率到底有没有影响到消费者买单。所以大的医药企业、医药品牌,在如今新媒体、新数据、消费者巨变的情况下,极度渴望直接拥抱消费者,渴望看到广告的劝服率直接一键式的变成销售业绩。

不管是提供品牌咨询、品牌策略的公司,还是做品牌内容的公司,应对目前的传播环境,到底应该做出怎样的改革?我想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提供能够直接达成劝服率的内容。你能不能被去掉,你是不是不可或缺的中间商,关键看你的价值。因为在巨变中还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策略和内容对消费者的打动性。这是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想法,因为在医药行业,它不像服装、日化的选择那么小众化,爸爸吃的感冒药可能跟我吃的是一样的。医药行业面临着非常巨大的传播模式的变化,就是从内容到下单,一键式的转换。医药行业尚且如此,可能从事时尚行业的人会感受到更大的变化。

●话题:未来品牌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陈涓玲:大家都知道,化妆品行业一定是基于消费者去做的,化妆品行业是一个兼顾美丽与时尚的行业,在深耕消费者的时候,我们发现在新媒体、新时代下,消费者发生了5个趋势上的变化。

第一个是年轻化。这个年轻化不是指物理年龄,而是心理年龄,无论你是“80后”“70后”,甚至更大的年龄,你可以有一颗“90后”的心,甚至更年轻的心,这就是年轻化。

第二个是高端化。所谓高端化不是一定要去追求贵的东西,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如果他觉得这款产品的性价比、心价比,都符合心理要求,那么他就会果断下单,所以产品质量好、性价比高的东西就是高端化的体现。

第三个是符合我们的美好生活。每一个品牌都会追求品牌精神,我们要为消费者提供的是世界一流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四个是文化迭代。大家是否知道ZQSG是什么意思?知道的请举个手,我看到很多年轻人举手,这说明你们才是“00后”。ZQSG叫真情实感,因为现在的“00后”不再用打字表达意思了,他会用四个字的首字母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大家现在是不是发现,我们自己,我们的爸爸妈妈都开始使用表情包了,所有这些传播方式的转变都是基于文化的迭代,因为全球的文字、美学还有审美都越来越年轻化了。

最后一个趋势,对于品牌来说,就是独一无二的意义。每一个品牌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点,比如,自然堂源自喜马拉雅,源自于对喜马拉雅的万千色彩和美好生命力的向往,自然堂所有原料的成分、研发,所有的一切都是来自那块非常广袤的绿色大自然,这就是我们提供给消费者的最独一无二的东西。

以上五点,年轻化、高端化、文化迭代、美好生活以及独一无二的意义,是我们对于媒体融合时代的消费者及消费趋势的判断。

●话题: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该如何自救?

吴长亮:根据我这两年的从业经验,传统媒体还是存在一些新的机遇。我跟大家分享几个例子,今年,在一些特定的行业,都出现过一些很严重的品牌危机,比如出行市场和保健品市场,这些品牌在平时很少会考虑通过我们这种*和*府的媒体来做形象宣传。但是近期我连续接到很多广告代理公司品牌方面的负责人的邀约,包括大型的独角兽企业。通过和他们聊天,我发现,在品牌修复,尤其是品牌遭遇信任危机的时候,品牌首先想到的还是传统的、严谨的、有公信力的媒体,它们希望把自己对市场,对用户的心声,通过权威渠道进行传播。

当然,我们面对这种合作的时候,对于企业投放的内容会实施一套严格的把关程序。举个例子,有一家在出行市场上遭遇危机的品牌找到《解放日报》寻求合作,这个时候我们肯定是不会允许品牌主再进行自我表扬或者夸耀的。对于投放的内容,我们要求品牌方更多地回应公众的质疑,以及回答如何进行后续改善的问题。

我们这两年跟品牌方面的合作其实还是非常多的,年的时候,上海有一个很火爆的展览,叫世界插画大展,这个展览把全球25位顶尖的插画家的代表作汇集在一起。在这个展览筹备的过程中,我们跟一家化妆品品牌进行了深度合作。从最开始的策展,到整个展览的全周期的宣传传播,跟这个品牌做了深入的嫁接。最后的传播效果,我们双方都觉得是多赢。这个品牌在母公司里,在整个行业的品牌群里,原来是很弱势的,通过有效的宣传策略,最终成为主流品牌。三个月的展览期,十万观众买票进场,我们和品牌方都获益良多。这两年我们策划了大量线下活动,除了展览,还有各种论坛和峰会,包括智库服务,我们都是跟上海乃至全国的品牌进行深度合作。媒体可以搭建平台,让*府、品牌、社会各界在我们搭建的平台上做一些多赢的合作项目。

携手共赢未来

朱春阳:当代中国最稀缺的是什么?是共识,我们原以为在互联网空间拥有了很多沟通手段,能够使我们在更高程度上达成共识。但是研究表明,在推动共识达成方面,网络空间能够做到的事情真的非常有限,还是面对面的交流更能够推动高度共识的达成。今天媒体、广告公司、品牌主三方面对面坐在这里,我能不能请三位当面表白一下,在你的心中,理想中的另外两方,你希望他是什么样的。

陈涓玲: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其实对于品牌来说,我们希望所有的传播信息能够精准地传递到目标受众,而每一个目标受众接受信息的平台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选择解放日报、人民日报作为合作对象,那么能够影响的是*府以及有影响力的人群。如果我们选择自媒体,那么能影响到的是它的粉丝群。所以我希望媒体合作伙伴们能够告诉我,怎样去缩短转换的路径,怎样去直接刺激到品牌的消费人群。

我们现在也有各种各样的服务商,从最前端的策略公司开始,到落地执行公司,还有公关公司,都是服务商。我们希望服务商在当下的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和品牌一起去应对改变,帮助我们去不断优化消费者模型。这样,我们对未来会充满希望。

徐丽:我觉得,理想的品牌商,对品牌的认识要有深刻的见地。真正的品牌能够历久弥新,让消费者一直喜欢,并且愿意为它持续买单,焦点有一个量化工具观察品牌的成长,如果我们品牌观是一致的,我认为就是非常好的品牌客户。关于媒体,媒体要准确把握主流价值观,去弘扬这个社会的真善美,能够把主流价值观和品牌特性做一个很好的结合,这也是品牌终极追求的东西。如果自媒体、新媒体以及传统媒体能够把握住这一点,我认为它所服务的品牌生命线也会是比较长的。

吴长亮:在今时今日,如果有机会,我们愿意跟所有品牌方合作,一切皆有可能。作为品牌服务方,解放日报有独特的优势和渠道,所以我们和品牌主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双方努力争取把对品牌的服务做得更加完美。

朱春阳:我郑重推荐一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够读一下,这篇文章作者是习近平总书记。其中有三点,对于我们广告、品牌、媒体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第一点是群众在哪里,我们的阵地就在哪里。第二点是线上线下同心圆。我们讲了好多话,习总书记一句话就概括了,线上线下才能打造圆满,只有线上或者只有线下,都是不圆满的。第三点是全媒体传播。就是全效媒体、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和全员媒体。今天我们讨论品牌,讨论企业主的愿望,讨论媒体的发展,如果我们以四全媒体、四全传播作为我们讨论的基本框架,品牌传播效果、媒体的生命力、广告服务商的空间将被大大拓宽。所以,我们要从*治敏感中寻找面向未来的机会、道路、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丁俊杰总结:刚才在朱教授的主持下,品牌主、品牌服务方、媒体三方联手,为我们展开了一场高质量的讨论。通过他们四位的座谈,我们感受到,其实在这样一个时代,每一方都有自己的套路,但是在各自的套路背景之下,我个人觉得,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打通还是同心圆,对于品牌传播来讲,套路越多,意味着选择就更多,今时今日的营销手段,不是多与少的问题,而是恰当与否的问题,合适匹配才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略有删节)

整编:段小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圆桌对话融媒时代品牌新机遇